太極拳是中國傳統武術,常練太極拳可提高身體的協調性和穩定性,我們今天要學習武氏太極拳的身法要求。太極拳的特點剛柔相濟、陰陽變化,下面隨著武氏太極拳一起演練起來吧!
武氏太極拳的九種身法要求
太極拳是一種外在與內在相結合的運動,首先要保證姿勢的準確性,才能修煉出內在,因此,要做到身法要求。
武氏太極拳對身法的要求有,提頂,吊襠,松肩,沉肘,含胸,拔背,裹襠,護肫,尾閭正中等九條。
(1)提頂
意向上虛領頂勁,自然地提領全身,頭不低,身不前俯不后仰,精神集中。
頭部為身體之首,在練習中,要保持頭部中正,并且要不偏不倚,不能出現搖擺的現象,保證身體的穩定性。
(2)吊襠
兩腿虛實要分清,襠如吊空一樣,臀部有前送之意,小腹有上翻之勢。
(3)松肩
兩肩要自然松開,不可上縱,不可用力,兩肩要自然下垂。
(4)沉肘
兩肘尖要自然下沉,使肩、肘和手腕都能靈活運動。
松沉是太極拳的基本特點之一,初學太極拳都要求放松,但是完全放松就失去了練武的意義,因此,我們要嚴謹松沉關系。
(5)含胸
兩臂關節松開,胸不可前挺,兩肩微前合,胸有內含之意,但不可前俯。
(6)拔背
兩肩關節要靈活,脊骨似有上漲、鼓起之意,不可低頭。
(7)裹襠
兩膝有內向之意,兩腿分清虛實。
(8)護肫
兩手各護半胸,兩脅有微微內收之意,使胸中感覺松快。
(9)尾閭正中
頭向上虛領頂勁,脊尾骨向前托起丹田,身不前俯后仰,不左偏右倚,百會穴和會陰穴上下自然垂直。
武氏太極拳的特點
在外形上,拳式的步伐和動作幅度較小,更加緊湊精細,變化靈活,虛實分明,開合有致。
在內,注重意氣的循環與身體的松沉起落相結合,完全是以內動不令人知的內氣潛轉來支配外形,運動中既能體現出方圓相生之意,又注重身體對拉拔長的內勁運化。
動作可慢可快,并可加以爆發力相配合,充分體現出柔中有整,整內含剛,剛柔相濟的功法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