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越來越多的人喜歡練太極拳。練習太極拳的好處有很多。練太極拳不僅可以強身健體,而且怡情養性。武式太極拳是太極拳流派中練習的人比較多的一派。今天,我們就來探討一下武式太極拳的身體各要素的動作要點。
一、手型
武式太極拳的基本手型有三種,就是掌、拳、勾。
1、掌:武式太極拳掌的要求是,五指自然伸展,互不靠攏,但也不要太開,以手掌寬為度,大拇指自然松弛,虎口自然圓開,掌心不要太凹或太張,以自然舒適為度。食指領勁,用意不用力。掌形成瓦棱狀。
2、拳:武式太極拳的握法是四指并攏,一起向內卷屈,手指肚貼于掌心,大拇指扣住中指,腕部不可外仰或內勾。拳握的不宜緊或太松,應以自然握實為度。
3、勾:武式太極拳的勾,主要是指勾手,在練習的時候,把手指輕輕朝下捏在一起。
手心圓空,手向內勾,腕部自然凸起,但不要用力。
二、步型
武式太極拳的基本步型分為開立步、弓步、虛實步、側弓步、仆步、獨立步、跟步、實轉步、扣步九種。
1、開立步:武式太極拳開立步的基本要求是:兩腳平行站立,距離與肩同寬,腳尖朝前,兩個肩井穴與兩個涌泉穴成兩條直線;百會穴與會陰穴成一條直線,兩腿微屈,不要用力。
2、弓步:如何練習武式太極拳的弓步呢,就看下面的基本介紹吧!
先坐實一腿,另一腿向前邁出,先以腳跟著地,隨著重心向前移使全腳踏實,弓腿之膝不可超過腳尖,蹬腿的腳掌和腳跟要全部著地,腿也不可蹬的太直。凡弓步,都要以弓腿為實,蹬腿為虛。
3、虛實步:武式太極拳虛實步的基本要求是:虛實分清,實步為全腳掌著地,全身坐實,承擔體重的70%。虛步為腳尖或腳跟著地,承擔體重的30%。拳論云:“實非全然站煞,實中有虛。虛非全然無力,虛中有實。”
4、側弓步:武式太極拳側弓步的基本要求是:先坐實一腿,另一腿向前外側邁出,先以腳跟著地,腳尖向外撇,隨著重心前移使全腳踏實,兩腳成丁八字,前腿弓,后腿蹬,成側弓步。
5、仆步:武式太極拳仆步的基本要求是:以左仆為例:右腳外撇,重心后移,周身骨節均需松開,使身體重心向下坐,兩腳掌著力,左腿不要伸的太直,左腳尖不可翹起。
6、獨立步:武式太極拳獨立步的基本要求是:一腿站立,不可挺的太直,另一腿屈膝提起,小腿下垂,腳尖向前。
7、跟步:武式太極拳跟步也稱隨步,它的基本要求是,不管是進步還是要撤步,另一條腿或是向前跟或是向回撤,使兩腿統一如一條腿,轉換靈活。拳論云:“進之則愈長,退之則愈促”和“進退須換得靈”。
8、實轉步:武式太極拳的實轉子步是武式太極拳的主要特點之一,它的基本要求是,身體旋轉時,必須以實腳跟為軸,虛腳掌輔助轉動。
9、扣步:武式太極拳的扣步也稱摜步,它的基本要求是,以歷扣步為例:左腳站穩,歷腳橫扣手左腳尖前,距離一腳遠,扣步是武式太極拳在技擊中的主要步形,可左右練習。
三、軀干
軀干的形態也稱為身形,武式太極拳的身法在拳中起著決定性的作用,身法的“身”在這里是指人的頭、肩、胸、臀、腰五個部位。
1、頭:頭部包括眼、耳、嘴和頭部的形態。
眼在武式太極拳中是十分講究的,楊澄甫說:“目光雖然向前平視,有時當隨身法而轉移,其視線雖屬空虛亦為變化中一緊要之動作,而補身法之不足。”
耳聽前后左右,嘴微閉、齒輕合,頷微內收,頸部自然松舒,顯示出精神振作又穩健含蓄。對頭部姿態的要求可概括為“虛領頂勁”四個字,意思是頭宜正直,不可前俯后仰,也不可左右歪斜,轉動時要自然平正。
2、肩:對肩臂的要求是:沉肩墜肘。它是指練拳的時候,肩關節要松沉靈活,不可聳起,也不可前扣或后張。肘要下墜,自然彎曲,不可僵直,結合沉肩做到肘不貼肋,肘不離肋,使手臂仍有圓轉松活之意。
3、胸:對胸部的要求是:含胸拔背。練拳時胸不可前挺,要明顯內收,而且松舒自然,拔背是脊椎有放松拔長之意。胸背部肌肉有自然松落之感,能含胸則能拔背,達到體態中正自然。
4、臀:武式太極拳對臀部的基本要求是:臀部要收斂。不可突出或者左右搖擺,,腰脊意向下,脊尾骨向上翻,小腹松舒自然,使尾閭保持正中。
5、腰:太極拳對腰部的要求是:松、沉、直。“松”是為了氣沉丹田和轉動靈活;“沉”是為了氣不上浮,下肢穩定有力;“直”能使脊椎骨節節松舒,有上下拔長之感,使轉動時能夠保持中正安舒,同時腰脊椎骨有后撐之意。
拳論云:“命意源頭在腰隙。”“有不得機勢處,其病必于腰腿求之。”故松腰是練拳的關鍵要領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