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氣結合,功力為本
意念有利于身體氣血調和,激發調動人體的內在潛力,誘發集聚人體之內氣;呼吸能調動人體之內氣。
使之可聚可發,聚則儲存于腹部,發則以意導氣。
用意念統領內氣循經絡運行于全身,疏通經絡之氣血,而“氣在先行,力在后隨,丹田氣盛。
而力足”(見《少林氣功》)。擒拿動作與硬氣功中的意念、呼吸密切結合,則可提高擒拿之功力。
功力是擒拿的基礎,俗語說:“千狠萬狠,功力是根本。”
有了功力才能達到控制對方的目的。意氣結合,意念勢和則是氣功擒拿術的突出特點。
以巧取勝,以技制人
擒拿術只具有功力是不夠的,還要善于用巧勁,施妙招,待機而動,完成動作時要避實就虛。
隨機應勢,順勢應招,輕取關節,巧施裹纏,使之欲化化不了,欲走走不脫。
有力使不上。這就是擒拿以巧取勝,以技制人的根本方法。
拿其一點,控制全身
擒拿是通過反關節、抓筋、點穴、拿骨等技法,牽制對方,而后使其失去抵抗能力。
它的大特點是只要控制對方部位的某一點,便可使對方不能動彈。
要做到這一點,必須有過硬的硬氣功功夫和純熟的技術。
比如點穴,必須指功過硬,而又能準確、合理地點擊,才能見到效果,使對方傷殘,達到控制對方的目的。
抓筋拿骨,扭挫關節
關節是人體骨骼結構及運動的樞紐,關節周圍的筋脈、穴位又是難以承受打擊的薄弱部位。
關節之功能只可順動,不可逆轉,其彎曲幅度都有一定限度。
擒拿術就是針對人體關節這種特點和弱性而實施的。
此術迫使對方的關節反折或超限度,并使其關節及韌帶受挫,當即產生劇烈疼痛感,從而喪失反抗能力而被擒。
對方若要拼力硬抗,勢必造成骨折、筋傷。
手拿腳絆,打跌兼施
每當擒拿招法初試,手剛拿對方上肢關節,就要迅速上步、進身,絆鎖其前腳。
這是因為對方被拿,欲變必定從腳步變起。絆腳的作用在于封閉步法,阻止變化。
破壞其下肢力點與支點間的平衡,便于自己充分發揮擒拿技法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