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拳道,相信很多朋友都了解,因為李小龍的電視大家在童年的時候沒有少看,那么你想練習截拳道嗎?今天小編就為大家帶來一些截拳道的知識,想學截拳道或者已經學習了截拳道的朋友們不妨來看看!
截拳道練習的時候也有原則和注意事項,下面小編首先就為大家介紹介紹截拳道的一些基本的知識,愛好截拳道的朋友們,趕緊跟上小編的步伐。
練習截拳道的原則和注意事項
(一)自覺積極性的原則
自覺積極性原則是李小龍要求截拳道練習者應首先明確的一條重要原則,此原則對明確訓練目的,端正訓練態度,以及自學苦練,頑強練習有著重要作用,同時又能積極思維、開動腦筋,把認真練習的想法變為自覺的行動。
(二)從自覺出發的原則
在截拳道中,李小龍所謂的從實際出發的原則,是指身體訓練的任務、內容、練習手段和運動量的安排等,都要力求符合練習者的年齡、身體特點、實戰的基礎等實際情況。如果超出自己的實際水平和承受能力。這樣不僅難于完成訓練任務,反而會產生不良后果,甚至出現損傷事故(李小龍所著《截拳道》一書便是在其腰部受傷期間所寫)。因此,在進行身體專項素質訓練前,一定要認真分析情況,并制定好合理的訓練計劃。
(三)全面性的原則
全面性是截拳道身體的訓練原則,訓練和選擇的內容要全面,要讓身體的各個方面的器官,部位和系統及身體各個方面的素質全面的發展。
李小龍早已在訓練中證明,人體是在大腦皮層統一調節下的有機體,而身體各部位、各系統的機能和各種素質之間都有密切的聯系,而且相互制約的。
另外,在訓練中還要注意上肢和下肢、腹肌和背肌、速度與力量、準確與協調、局部與整體的關系,合理、科學地安排訓練內容,全面發展身體素質。
(四)合理安排運動量的原則
在訓練中,運動量通常是指人們從事運動時給人體造成的生理負荷。而循序漸進則是指在訓練中的內容、手段和運動量的安排,都應由簡至繁、由淺入深、循序漸進。
這一原則是根據人體生理機能的變化規律總結出來的。李小龍的腦病與其早期不合理的訓練不無關系。這一點習者須切記。決定運動量大小的因素有兩個方面:第一是量,即完成動作練習的數量、組數、時間和重量等;第二是強度,即完成練習時用力的大小、身體緊張程度,還包括動作的速度、練習的密度及練習時間的長短等。
一個合理的運動量是身體訓練的根本。合理安排運動的量和強度,能讓身體得到更好的鍛煉,在安排運動計劃的時候,一定要考慮到身體的承受能力,注意休息,這樣才能更好的發展身體。
身體訓練中應注意的問題
1、明確訓練目的,端正訓練態度
由于身體素質訓練是一項比較枯燥而艱苦的練習,所以,進行素質訓練首先要明確訓練目的,并認識到素質訓練是為增進和提高技擊水平,是為發展專項技術打基礎。故在練習素質時,特別是專項素質訓練,對動作的規格、身體的姿勢,都要求相當嚴格,并強調動作質量。
2、素質訓練要有計劃,并因人因時因地而定
李小龍所倡導的因材施教,因為人體是一個統一的有機體,而且力量、速度、柔韌等素質的訓練而又是密切相關、互相作用、互相制約的。訓練強度和內容上要注意由小到大,動作由簡至繁,頻率也由快到更快,從而把素質訓練與技擊訓練緊密結合起來。
3、練習前要做好準備活動
除準備活動外,還要檢查器械是否安全,而且做練習時要量力而行,不得急于求成,以免發生意外損傷事故。練習后還要充分放松肌肉,并做幾分鐘的整理活動。
4、要有針對性
素質訓練要有針對性,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選擇練習方法,而且不同時期也要有不同的重點,避免千篇一律。另外,還要注意訓練的動靜結合,也就是動力性訓練要與靜力性訓練進行有機的結合。不過,好以動力性訓練為主,因為搏擊是流動性的。
截拳道搏擊時對身體姿勢的要求
同其它任何搏擊術一樣,截拳道搏擊時對搏擊者的身體姿勢有一定的要求。由于截拳道的搏擊特點所決定,搏擊時搏擊者的身體姿勢以利于自身動作為根本依據,根據搏擊時對手的情況和自己所采用的搏擊方法,選擇不同的身體姿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