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授予段位
通過武德鑒定和技術、理論考試,并經過資格鑒定,合格者,授予相應的武術段位。
申報段位的等級及條件
根據《中國武術段位制》的有關規定,海外人員申報武術段位須具備以下條件:
1、申請入段者必須接受武德教育,了解武德修養的基本內容,掌握武禮規范。
2、凡注重武德修養,在國外從事武術活動達3年者,參加中國武術協會組織的武術段位培訓,并通過考核者,可申報中國武術段位制一至三段。
3、凡注重武德修養,較全面地掌握某一拳種的拳師;或海外從事武術教學活動已達5年以上,原在中國國內已具備武術專業初級職稱以上的教師、教練員,一級武士以上的運動員;參加中國武術協會組織的武術段位培訓,并通過考核者,均可申報四至六段。
4、凡注重武德修養,系統、全面地掌握某一拳種的傳人;或海外從事教學武術活動已達10年以上,原在中國國內已具備武術專業高級職稱的教師、教練員,武英級運動員或老武術運動員(曾在中國全國武術比賽中獲得過單項冠軍);在武術理論研究中取得一定成就,為中國武術的發展做出較大貢獻者,經過培訓進修和考評,均可申報七至九段。
下面再給大家講一下中國古武術中比較聞名的幾個派系,這些也都是武術愛好者們需要了解的,畢竟我國的武術里面派系眾多,每一種都有自己獨特的特點,只有把這些都了解了,你才能夠練出真正屬于自己的味道,也才算得上是一個真正的武學家。
八卦拳系
八卦拳就是八卦掌。八卦原指八個方位,即北、南、東、西、西北、西南、東北、東南。八卦掌以掌法為主,其基本內容是八掌,合于八卦之數;在行拳時,要求以擺扣步走圓形,將八個方位全都走到,而不像一般拳術那樣,或來去一條線,或走四角,所以稱為“八卦掌”。其實,八卦掌與八卦并無什么內在聯系。
目前流行的八卦掌,又名“游身八卦掌”或“龍形八卦掌”,為董海川(1796年-1882年)在北京所傳。
董海川是河北文安人。相傳他早年喜好武術,精羅漢拳(屬少林拳系)青年闖蕩江湖,曾遍游吳越巴蜀,后在江皖深山中遇一道人,得授八封掌,武功大進。但不知何故,董海川在中年時突然變成太監,入了皇宮。不久,他的行跡便引起猜疑,只得設法退出皇宮,轉入京師肅王府,當上武術總教師,開始傳授弟子。
董海川所傳弟子極多,幾近千人。他因材施教,弟子們所學各有所得,迅速衍化出多種流派。其主要流派有:
尹氏八卦掌,為尹神速(1840年—1909年)所傳,尹福為職業武師,長住北京;
程氏八卦掌,為程廷華(1848年—1900年)所傳,程廷華在北京開眼鏡鋪,人稱“眼鏡程”,八國聯軍入侵時,被德軍搶殺;
宋氏八卦掌,為宋長榮所傳,宋長榮住北京地安門內;
宋氏八卦掌,為宋永祥所傳,宋永祥住北京北城;
梁氏八卦掌,為梁振蒲(1863年—1934年)所傳,梁振蒲在北京經營估衣,人稱“估衣梁”。他14歲拜董海川為師,藝成后曾在河北冀縣等開設“德勝鏢局”。
由此可知,八卦掌傳至第二代時,已經衍化出尹、程、二宋、梁等五個支派,于是在清末民初,以北京為中心,初步形成八卦拳系。
大約在光緒初年,形意名師郭云深(1855年-1932年)慕名到北京,與董海川比試。雙方以武會友,連戰三日。至第三日,董海川之掌法愈變愈奇,郭云深才大為嘆服。兩位高手又潛心切磋數月,議決合形意、八卦為一門:習形意者,調劑以八卦掌,可消偏剛偏進之弊;習八卦者,兼習形意,則有剛柔相濟、攻堅克銳之功。張占魁既從董海川學八卦掌,又從劉奇蘭學形意拳,遂融二者為一,創編出“形意八卦掌”,目前在四川、上海等地都有流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