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式太極拳是眾多太極拳流派之一,是當今武術比賽的常用套路。初學太極拳要掌握吳式太極拳入門基礎八要,太極拳的特點是輕靈柔和,下面隨著吳式太極拳演練一下吧!
吳式太極拳入門基礎八要
學習吳式太極拳身體要保持立身中正,不偏不倚,頭部穩定,不能搖晃,否則會影響練拳的效果。
一中
心氣中和,神清氣沉,立點在腳。
重心緊于腰脊,精神含 斂于內,乃能中定沉靜。
練習太極拳前要排空思想雜念,全神貫注,靜心修煉,長期堅持,不僅能提高技擊能力,還能修煉內功。
二正
每一姿勢,務求端正,忌偏斜。雖或俯或仰,或伸或曲姿勢繁多,其重心必須穩定。
重心穩定則開合靈活自如,進退有序;重心不立則開合失其關鍵,虛實不清。
三安
安然之意,切忌牽強。由自然之中,得其安適,動作均勻,呼吸和平,神氣鎮靜乃無氣滯之病。
初學太極拳要學會太極拳的自然呼吸,保持深長、均勻的呼吸,能幫助我們心靜,掌握太極拳的運動規律。
四舒
舒展之意。姿勢動作務求開展,使全身關節節節舒展,然非用力伸張,而系自然徐徐松展,自能得到松活沉著之趣。
五輕
輕靈之意,然忌漂浮。動作輕靈緩和,往來自由自在,久之能生松沉之勁,進而生粘黏之勁,故輕字是練拳下手之處,入門之徑也。
六靈
靈敏之謂。由輕靈而松沉,由松沉而粘黏,能粘黏即能連隨,能連隨而后能靈敏,則可悟及不丟頂。
七圓
圓滿之意。每一動作務求圓滿而無缺陷,則能渾成一氣而免凹凸斷續之病,推手用勁,非圓不靈,處處能圓則活矣。
八活
靈活而無笨重遲滯之意。上述各節融會貫通后,則屈伸開合,進退俯仰皆能自由。
吳式太極拳的運動特點
1、端莊平穩
在練拳時,時時式式做到頭端、身正,肩平、腋虛,眉展、胸涵,撥骨、沉肌,提肛、舉尾,吸胯、抽腰,不偏不倚,不搖不晃,上下協調、內外如一,中正安舒,穩如山岳,動如流水。要心專、神斂、意松。
兩手如同捧著一碗硫酸水,平心靜氣,謹慎小心。練拳如此,做人做事,均應如此。
由此可見,平穩在吳式太極拳的學習中非常重要,此外還要保持身體的端莊。
2、氣度開闊
在練拳時,頭要與天相融,腳要與地相融,身要與空相融,要三才合一,有氣吞山河的氣魄。要提起精神,時時式式做到松而不懈,柔而不弱。
精神要足活,心胸要寬暢。拳論曰:“精神提得起,則無遲重之虞。”處在任何場合,面對任何人群,遇到任何情況,處理任何復雜事物均應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