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年齡的不斷增大,身體機能也會隨之下降,所以老年人選擇合理的飲食是非常重要的。那么日常生中老年人的飲食原則有哪些呢?那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隨著萬家燈火2016欄目王興國專家來了解一下吧!
該視頻主要文字介紹:
老年人的飲食原則
一少
因為年齡的原因,老年人的消化道功能會出現明顯減弱的現象,所以生活中一次食量宜少,不宜多。
二多
老人攝取營養能力減弱,為滿足營養需求,一是多樣,飲食應多樣化,葷素搭配,粗細搭配;多種食物混吃和輪流吃,可使各種飲食中營養成分彼此取長補短,相互補充。
二是多餐,每日增加1 ~ 2餐,少食多餐,順應老人腸胃的吸收功能,從而滿足機體各種需要。
三不宜
不宜在吃過飯之后做劇烈運動;不宜吃過飯之后洗澡;不宜吃過辛辣的食物,這樣才有利身體健康。
四低
低鹽
每天食鹽少于5g,過食易誘發高血壓。
低脂
脂類食物不宜過多,過食容易誘發動脈硬化。
低糖
糖類食物適量,攝入過量容易引發肥胖癥,糖尿病等。
低膽固醇
老年人生活中應該選擇低膽固醇的食物,因為高膽固醇的食物可能誘發心、腦血管疾病,對身體的危害是非常大的。
五度
硬度
老年人消化功能減退,飲食適度細軟,粗糙堅硬食物不容易消化,可導致腸胃疾病的發生。
速度
老年人的各種協調機能減弱,飲食過程應細嚼慢咽,過快容易哽噎。
鮮度
新鮮食物營養豐富,味道鮮美,能促進食欲,易消化吸收,故老年人三餐都應有新鮮食物。
飽度
食不宜過飽,六分為度,過量易出現消化不良,胃下垂等。
溫度
老年人消化道黏膜壁變薄,腺體、絨毛萎縮,對食物刺激十分敏感,過涼、過熱,容易促使癌變,因此寒熱要適中。
本期嘉賓介紹
王興國
男,大連市中心醫院主任營養醫師,原大連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營養學教授,遼寧省營養學會理事,大連市營養學會副秘書長。
1993年,畢業于中山醫科大學(現中山大學)醫學營養學系,師從營養學家何志謙教授,是改革開放后國內早期的營養學本科畢業生之一。
近20年來,一直致力于臨床營養、營養學教學工作,并為推廣和普及大眾營養知識做著積極的奉獻,主要科普著作《撥開營養的迷霧》《吃出健康很容易》《八大平衡決定健康》《脂肪肝飲食與中醫調養》《貧血的飲食與中醫調養》《慢性乙型肝炎飲食與中醫調養》《胃腸道疾病飲食與中醫調養》《甲狀腺疾病飲食與中醫調養》《糖尿病飲食與中醫調養》《高血壓飲食與中醫調養》《高血脂飲食與中醫調養》《痛風飲食與中醫調養》《胰腺炎飲食與中醫調養》。
注意:本頻道文章版權歸江蘇電視臺,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