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生已經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了,生活中我們掌握一些正確的鍛煉方式,對我們的健康是非常有利的。那么日常生中如何運動養生呢?那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隨著萬家燈火節目牛國衛專家來了解一下吧!
該視頻主要文字介紹:
如何運動養生
1、面壁蹲墻
面壁蹲墻是非常不錯的運動方式,如果長時間堅持,有利于松腰和松動全身關節,痛經活絡,對身體健康非常好。
糾正體內紊亂的氣機,是調整氣血的良方,只要堅持鍛煉,每日多蹲數次,一定能達到祛病強身的目的。
姿勢要求面對墻壁,兩腳并攏,周身中正,兩手自然下垂,全身放松,內心喜悅(兩腳尖離墻的距離可根據本人的具體情況而定,逐步靠到墻根),下蹲時體內用力,兩肩前扣、含胸,頭不可后仰,腰向后突,初學者蹲和起都要慢,身體直起后,兩手叉腰,拇指按在背部“京門穴”(第十二軟肋端),其余四指按于胯上,行深呼吸一次,然后按姿勢要求再蹲,要逐漸達到一次連續蹲30下,好日蹲兩次,按照上述姿勢也可在任何一地蹲,還可多次蹲。
2、散步跑步
散步,跑步都是非常好的有氧運動,對我們的身體健康是非常有利的,睡前散步以動求靜,有助于入睡。
現代人多推崇跑步,跑步對人體是一種正常的生理興奮劑,是一種較好的防疾治病方法。
至于跑步以多快的速度適宜,如何控制速度,研究者認為改善機體功能的跑步應根據情況進行,持續跑步3~4分鐘后,安靜時脈搏次數不應少于跑步時的一半。
散步與跑步是簡單易行的運動方法,但無論是散步或是跑步,都貴在堅持,適量,這能達到養生效果。
3、自我按摩
生活中我們可以經常按摩自己的身體,因為我們的身體有很多的穴位,經常按摩對我們的健康能起到非常大的幫助。
自我按摩是指在自己身體上某些部位或穴位運用一定的按摩手法進行按摩的一種方法,適于各層次的人群進行防病治病。有消除疲勞、振奮精神。增強肌力、滑利關節、促進氣血流暢、調節脾胃功能等作用。
操作前準備先靜坐3分鐘,排除雜念,思想清靜,全身放松,然后意氣相隨,與動作相結合,進行自然按摩。
①、摩耳
兩平掌按壓耳孔,再驟然放開,連續做十幾次后,用雙手拇指、食指循耳廓自上而下按摩20次(拇指在耳廓后,食指在前)。
再按摩耳垂30次,以耳部感覺發熱為度。早晚各一次,可強身祛病,益壽延年。此法如能配合“鳴天鼓”運動更佳。即:用雙手掌心緊緊地按住兩耳孔,五指置于腦后,然后用兩手中間三指輕輕叩擊后腦部十數次,或將兩手食指各壓在中指上,用食指向下滑彈后腦部十數次。
“鳴天鼓”時,自始至終要閉目養神,手法由輕至重,堅持下去,可收到強壯元氣,醒腦強力,防治耳病等功效。
②、浴面
先將手搓熱,然后兩手掌由鼻翼迎香穴按摩至雙眼睛明穴,再上擦至印堂穴,兩額太陽穴,過兩耳前下擦回到鼻翼。如此上下左右按摩,具有提神醒腦的作用。
③、揉太陽
以雙拇指或食指分別吸定兩側太陽穴上,作小幅度的環旋轉動,使著力部分帶動該處的皮下組織,作反復不間斷地、有節律的輕柔緩和的回旋揉動。具有醒腦作用,并可治療感冒、眼疾。
④、摩腹
以單掌或疊掌摩脘腹,以中脘為中心,作順時鐘環形節律的撫摩,有健脾和胃的作用。
本期嘉賓介紹
牛國衛
男,教授,北京小湯山醫院有氧運動中心主任,中國醫院協會疾病與健康管理分會,健康運動學組組長;中國醫師協會全民健康促進活動特聘專家;中國老年保健協會理事;北京首批健康科普專家;北京健康管理協會專家;多次為國家領導、兩院院士做健康指導。
其在全國各地舉辦800余場大眾健身講座,健康咨詢2000余次。曾做客中央電視臺CCTV-2《健康之路》、中國氣象頻道《生活節目》、北京電視臺《快樂健身一籮筐》欄目固定嘉賓、《養生一點通》、遼寧電視臺《健康大講堂》、近期在鳥巢舉辦公益健康講座及北京人民廣播電臺體育節目等多家網絡媒體 。
擅長
常見慢病的運動干預,對體育鍛煉與健康長壽及大眾健身有獨到見解。發表了39篇論文,編著6本專著,完成或在研6項科研 課題。兩次獲推行《國家體育鍛煉標準》先進工作者稱號。近期推出新書《偷菜不如偷健康》。
注意:本頻道文章版權歸江蘇電視臺,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