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的身體各個部位都分布著很多的穴位。每個穴位都代表著不同的健康狀態。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通過按摩一定的穴位來達到養生的功效。那么,究竟有按摩穴位有哪些好處呢?接下來就請我們的陶崑大專家來和我們說說按摩穴位的好處吧!讓我們一起來了解吧!
該視頻主要文字介紹:
按摩穴位的好處
1、太溪穴:補養腎臟
這個穴位是在我們的足部內側,經常按摩可以幫助我們滋養腎臟。
太溪穴是腎經上的原穴,原穴是指源頭,生命的原動力。
每天只要堅持揉按刺激太溪穴,就能夠調動起生命的原動力,氣血才會上達于面,下行于足。揉按太溪穴佳時間是在每晚上9點,一次按30下。
在按摩的時候,可以采取固定的姿勢來達到養生的功效。
用手指按揉,按揉時一定要有酸痛的感覺,每天堅持按太溪穴能夠防治因冬季氣候所引起的常見病癥。
2、照海穴:緩解咽喉干燥
照海穴位于足內側,內踝尖下方凹陷處。照,意為照射,海,象征大水,“照海”顧名思義,指腎經的經水在此大量蒸發,具有吸熱的作用,按壓此穴能緩解咽喉干燥、目赤、失眠等由于陰虛火旺引起的癥狀。
按壓時,感到酸、麻、脹就可以了;按壓時間不宜太長,5~10分鐘即可。
3、內庭穴:祛胃火
這個穴位在中間兩個腳趾的分叉處,通過按摩這個穴位,可以緩解牙疼和手腳冰冷的狀態。
內庭穴顯著的一個特點就是可以祛胃火,可以說是胃火的克星。
凡是胃火引起的牙痛、咽喉痛、鼻出血、口臭、胃酸、便秘都可以按摩內庭穴。按摩內庭穴祛熱、祛胃火效果非常好。
平時也可多用指端按壓此穴,按壓時,以一側拇指的指端按住此穴,稍用力按壓,以酸脹感為宜,每側1分鐘,共2分鐘,每天堅持按摩。
4、涌泉穴:滋陰降火
腳掌前部1/3處(不算腳趾)、腳緣兩側連線處就是此穴。
《黃帝內經》中提到“腎出于涌泉,涌泉者足心”,就是說腎經之氣猶如源泉之水,涌出灌溉周身四肢各處。
這個穴位對于滋陰降火很有意義,可以緩解上火引起的口干、眩暈、焦躁等。方法是將拇指放在穴位上,用較強的力氣揉20~30次,晨起和睡前按摩效果好。
本期嘉賓介紹
陶崑
男,副主任中醫師
擅長運用灸法治療各種常見病、多發病以及多種疑難雜癥,在灸法研究方面不僅繼承傳統,而且不斷創新灸法技術,形成特色的治療方法。
陶主任中醫基礎理論扎實,有深厚的理論造詣和豐富的臨床經驗,在針灸診療方面有許多獨到之處。
擅長運用灸法治療各種常見病、多發病以及多種疑難雜癥,在灸法研究方面不僅繼承傳統,而且不斷創新灸法技術,形成特色的治療方法。臨床上運用的灸療方法多達二十余種。創立了南京地區第一個"灸療室"。在針刺手法上運用具有特色的"震顫運氣進針法"和"揉指進針法"操作施術,對提高針刺療效有顯著的作用。在臨床選穴上,善于運用"背俞穴"、"華佗夾脊穴"治療臟腑病和疑難雜癥,特別是運用皮膚滾針治療"帶狀皰疹",為大量病人解除了病痛,深得贊譽。并且擔任南京中醫藥大學國際針灸培訓中心的外教老師十余年,培養了30多個國家,200多名學生;教學嚴謹規范,生動有趣,深受外國留學生的喜愛。
注意:本頻道文章版權歸江蘇電視臺,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