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都會感覺自己的身體,不是這兒疼,就是那兒疼,那是因為自己生活不規律,然后不經常做運動。中醫養生的方法有哪些呢?接下來就請我們的葛鳳麟大專家來給我們說說中醫養生的方法吧!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該視頻主要文字介紹:
中醫養生六大方法
拍打頭頸法
通過拍打頭部和頸部,可以防治頭暈、頭痛,對于增強記憶力也有很不錯的功效。
練習方法:坐于椅子上或站立,雙眼平視前方,全身放松。然后舉起雙臂,用雙掌同時拍打頸部,左手拍打左側頸部,右手拍打右側頸部。
先從后頸開始,逐漸向上拍打,一直拍打到前額部,再從前額部往后拍打,直到后頸部,這樣反復拍打5~8遍為一次。
如果你想要效果顯著,那么每天造成和睡覺之前,好都做一次。
踮腳健身法
適合在辦公室久坐的人,可以緩解久坐或久站后的下肢酸脹、乏力,促進下肢血液回流,預防下肢靜脈曲張。
練習方法:將腳跟抬起,腳后跟離地面約1厘米,然后用力著地,這樣為1次,1秒鐘內不得多于1次,30次為1組,休息5~10秒鐘。
每次鍛煉1~2分鐘,每天鍛煉3~5次。要注意鍛煉時抬高腳后跟不能超過1厘米,否則不僅不會有效,反而還會引起腳掌的疲勞。
大呼大吸法
這種方法就是像呼吸一樣,可以幫助我們增強體質和免疫力,調整我們的氣息。
練習方法:大呼大吸法是一種古代吐納、導引法。具體的方法是用鼻使勁地吸氣,用口呼氣,或用鼻使勁地大呼大吸。要求每一吸一呼都盡量延長時間,并且發出較大的聲音。
太乙站樁功
根據屈腿的程度有不同作用:高樁增肥,中樁減肥,低樁練武。
練習方法:舌頭抵上顎,提肛,雙手抱圓放在胸前,雙腿彎曲,調整呼吸,吸氣時默念“靜”,呼氣時默念“松”,堅持半小時,收勢為雙手交叉放在身前(女性右手在內)。
拉耳補腎法
雙手掌心摩擦發熱后,向后按摩耳正面,再向前反折按摩耳背面,反復按摩5~6次。
功效:此法可疏通經絡,對腎臟及全身臟器均有保健作用。中醫認為,腎為先天之本,主藏精,腎臟功能好,則人健壯長壽。耳為腎之外竅,腎臟及其他臟腑有許多穴位布滿在雙耳上,有經絡相通連。堅持鍛煉雙耳,給穴道以適度的刺激,能增強腎臟及其他臟腑的生理功能,提升抗病能力,得以延年益壽。
女性駐顏法
經常做,可以讓皮膚變得光滑、滋潤,對改善皮膚問題很有幫助。
練習方法:雙手對搓,由慢到快,由輕到重,手搓熱后捂在臉上,保持1分鐘,再自內而外畫圓,感覺要好像撫摸在絲綢上一樣,同時以意念配合。
注意:本頻道文章版權歸江蘇電視臺,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本期嘉賓介紹
葛鳳麟
男,中醫骨傷科主任,“葛氏捏筋拍打正骨按摩療法”主要繼承代表人,中醫傳統醫學手法研究會會員,新加坡同濟醫藥學院客座講師。多年來為廣大患者、外國友人、中央領導、各界名流治病保健,享譽海內外。擅長中醫手法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頸椎病、肩周炎及各種軟組織扭挫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