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視頻主要文字介紹:
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是老年人常見的關節疾病,也是引起老年人下肢殘疾的主要原因,嚴重影響人的日?;顒雍蜕钯|量。
年齡與骨性關節炎密切相關,年齡越高發病率越高。60歲以上的人群中,50%患有骨性關節炎;75歲以上的人群中,80%有骨性關節炎的癥狀。
積極預防骨關節病的發生,延緩骨關節病的進展應成為老年人的日常必修課。
患有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老年患者,日常生活中應注意以下幾點。
保護膝關節做好幾件事
1.盡量注意少上下樓梯,少遠足,少登山,少久站,少提重物,避免膝關節的負荷過大而加重病情。
2.保持合適的體重,防止身體肥胖。積極減肥,注意調節飲食,控制體重。
3.盡量避免穿高跟鞋走遠路,應首選厚底而有彈性的軟底鞋,以減少膝關節的沖擊力,避免膝關節軟骨發生撞擊、磨損。
4.運動之前要做好準備活動,讓膝關節活動開以后再參加運動。練壓腿時,不要猛然把腿抬得過高,防止過度牽拉膝關節韌帶和肌肉組織。
5.冬天溫度下降時,膝關節遇冷血管收縮,血液循環變差,往往使關節僵硬、疼痛加重,故在天氣寒冷時應注意保暖。
6.注意走路時的身體姿勢,不要扭著腰干活、撇著腿走路,避免長時間下蹲。日常下蹲動作好改坐小板凳。
7.騎自行車時,要調好車座的高度,以坐在車座上兩腳蹬在腳蹬上、兩腿能伸直或稍微彎曲為宜,車座過高、過低或上坡時用力蹬車,對膝關節都有不良的影響。
患有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老年人進行下肢肌肉訓練有利于控制癥狀的發展,延緩病情的進展,平時可做如下的下肢功能鍛煉。
1.適應性鍛煉
1)靜態伸展:緩慢伸展膝關節至感覺明顯吃力,每組1次,每次10~15秒,每天1組。
2)靜態伸展:完全伸直膝關節,每組3~5次,每次20~30秒,每周3~5組。
2.力量性訓練
1)肌肉等長收縮(肌肉收縮時長度不變,可使關節保持一定的位置):每組1~10次,每次1~6秒,每天1次。
2)肌肉等張收縮(肌肉的收縮只是長度的縮短而張力保持不變):每組10~15次,每周2~3組。
通過上述的下肢功能鍛煉,可增強膝關節周圍肌肉力量,改善關節活動功能,改善本體感覺和平衡能力,在一定程度上緩解癥狀,延緩關節炎的病程進展。如果將下肢功能鍛煉和控制體重結合起來,對膝關節骨性關節癥狀的改善將更加明顯。
注意:本頻道文章版權歸江蘇電視臺,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本期嘉賓介紹
男,主任醫師,體育醫院副院長,運動關節外科主任?,F任國家體育總局體育醫院副院長運動創傷外科主任。
中華醫學會運動醫學委員會委員;中華醫學會老年醫學委員會委員;中國體育學會運動創傷委員會委員;北京體育學會運動創傷委員會委員;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臨床業務專長主要開展四肢關節疾病的關節鏡微創治療。
如:膝關節半月板全切、部分切除及半月板縫合術股薄肌、半腱肌重建膝關節損傷的前十字韌帶,肩關節鏡探查及鏡下肩峰減壓成型術,肘關節鏡探察及鏡下肘關節創傷性骨性關節炎清理沖洗術,踝關節鏡探察及鏡下踝關節不穩定等疾病的微創手術與康復治療。長期為全民健身體育活動進行運動損傷預防與治療的科普授課。
主持參加國家科委和國家體育總局的各項奧運攻關課題,獲第27屆奧運會科研與攻關課題國家體育總局一等獎.第29屆北京奧運會科研與攻關課題國家體育總局二;三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