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有很多人都有便秘或者大便過于干燥的現象,還有一些人在排便的時候會有一些便血。這些情況都是要注意的,不能小看。下面就讓我們的陳明專家來講講大便干燥帶血都有哪些原因造成的吧。
該視頻主要文字介紹:
如果生活中有大便異常干燥而且有便血的情況,一定要及時就醫治療。
一、工作忙碌緊張,很多人憋著大便,不及時排便,時間一久,會導致腸道排便神經反映遲緩。
二、毫無規律的飲食習慣和營養攝取不平衡,會引起腸道平衡失調。
三、長期勞累,精神方面緊繃就很容易造成腸道的消化不良,從而導致便秘的發生。
四、缺乏運動,會使腸道肌肉就變得松弛,蠕動功能減弱,很容易出現便秘。
五、用一些有損腸道的藥品,導致腸道內有益菌群遭到捕殺,引起消化不良,較終形成便秘。
六、平常喝水較少,致使腸道內干燥潤滑劑減弱,摩擦增大,腸道內的東西就不易排出。
如果生活中常有排便的時候不順暢、大便有血、肛門瘙癢等癥狀,就一定要去醫院進行就診。
在確診病情的情況下,及時治療,以免反復發作,加重病情。大便干燥帶血危害還是不小的,如果當你發現便血了,千萬要注意,不能馬虎大意。
促進排便食物
芝麻、杏仁等富含鎂的食物
日本國立健康營養研究所和女子營養大學聯合研究顯示,鎂攝取量少的人容易便秘。鎂具有輕瀉、軟化糞便的作用,適量攝取有助通便。富含鎂的食物還有花生、糙米、核桃、香蕉等。
泡菜、發酵醬油等富含植物性乳酸菌的食物
乳酸菌有調整腸道環境、消除便秘的作用。但乳酸菌分動物性和植物性兩類,能起到預防便秘作用的是后者。因為后者比前者耐酸性環境,能活著到達腸道并發揮作用,并且后者在腸道內的存活率是前者的10倍。
蘆筍、洋蔥等富含寡糖的食物
寡糖又被稱為低聚糖,是碳水化合物的一種,其聚合度相對較低。研究發現,寡糖能增加母乳的雙歧桿菌含量,有助調整腸道環境。富含寡糖的食物還有大蒜、咖啡、玉米、蜂蜜、各類豆制品等。
青椒、獼猴桃等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
在腸道內的維生素C是乳酸菌的食物之一,能增加益生菌數量,從而間接預防便秘。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還有鮮棗、橙子和綠葉蔬菜等。
橄欖油、葵花籽油等富含油酸的食物
油酸有乳化作用,能軟化腸內糞便,促進排便。富含油酸的食物還有芝麻、花生、杏仁、核桃等堅果。
粗糧和蔬菜等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
食物中膳食纖維分水溶性和不溶性兩種,前者能軟化糞便,增加腸道益生菌數量,調整人體內的微生態平衡;后者能在腸道內吸水膨脹,刺激腸壁,加快腸道蠕動以及吸附有害物質,并將其排出體外。富含這兩種膳食纖維的食物有各種粗糧雜豆,比如糙米、紅豆、綠豆、蕓豆等,菌藻類食物,如木耳、海帶、口蘑等,以及各種水果蔬菜,如西紅柿、牛蒡、蘋果等。
吃未成熟的香蕉反而導致便秘
采摘香蕉的時候,不能等它熟,而是在香蕉皮青綠時就得摘下。在北方吃到的香蕉一般都是經過催熟的,雖然嘗不出生香蕉的澀味,但生香蕉中的鞣酸成分仍然存在。鞣酸具有非常強的收斂作用,從而造成便秘。
香蕉中的“澀”讓便便變硬
大家都知道,香蕉未成熟時,外皮呈青綠色,剝去外皮,澀得不能下咽。熟透了的香蕉,澀味消失,軟糯香甜,口感更佳。香蕉中的這種“澀”,是其中含有的大量鞣酸造成的。
鞣酸除了影響口感,還具有很強的收斂作用,可將糞便結成干硬糞便,從而造成便秘。
以此類推,有人說多吃蘋果可以治療便秘,也是同樣道理。消化內科醫生指出,蘋果中含有豐富的鞣酸,尤其是未熟透的,味道較酸的蘋果,鞣酸含量較高。大量鞣酸進入人體,能減少腸道分泌而使大便內水分減少,從而止瀉。但如果沒有腹瀉的人吃了過量的蘋果就會引起便秘。
本期嘉賓介紹
陳明
男,北京中醫藥大學博士生導師,從醫二十余年,師從于我國中醫藥學家劉渡舟教授,一直從事醫圣張仲景學術思想研究,臨床善用經方治療內科、婦科及兒科雜病,尤對脾胃病、腸道疾病、肝膽病、心臟病、糖尿病、發熱性疾病、咳喘、痛風、失眠、皮膚癢疹及婦科月經不調、帶下病、小兒發熱、厭食、消化不良等疾病有獨特療效。
擅長疾病:脾胃病,腸道疾病,肝膽病,心臟病,糖尿病,發熱性疾病,咳喘,痛風,失眠,皮膚癢疹,婦科月經不調,帶下病,小兒發熱,厭食,消化不良等疾病。
注意:本頻道文章版權歸江蘇電視臺,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