糜爛性胃炎的治療方法
慢性胃炎尚無特效療法,一般主張無癥狀者無需進行治療。若有癥狀可參考下列方法進行治療:
1.避免引起急性胃炎的因素
如戒除煙酒避免服用對胃有刺激性的食物及藥物如NSAID等。
2.飲食治療
原則與潰瘍病相似,多次少餐,軟食為主,避免生冷及刺激性食物,更重要的是根據病人的飲食習慣和多年經驗,總結出一套適合自己的食譜。
3.藥物治療
Hp相關性胃炎需進行根除Hp的治療。而其他慢性胃炎尚無特效療法,大多不能使胃炎逆轉,因此主要是對癥治療。
慢性胃炎多數胃酸偏低或無酸,但其本身無特殊治療,可適量給予稀鹽酸和胃蛋白酶。如1%鹽酸l0ml,口服,3次/d,胃蛋白酶合劑10ml,口服,3次/d。
但胃液分泌量每天達 1.5~2.5L,30ml 1%鹽酸根本不能改變胃液的pH。還有些患者服鹽酸后反覺胃部不適,可能是黏膜糜爛,鹽酸刺激所致。
有報道用西咪替丁甲氰咪胍治療慢性胃炎,療效亦較顯著,Swynnerton也給無酸的消化不良病人服用堿性藥物治療,也取得較好的效果。這些從理論上尚無法解釋,但事實經驗如此。
在潰瘍病治療過程中發現,有些治療潰瘍病的藥物在治療潰瘍病的同時,胃竇炎也明顯好轉,如前列腺素E和硫糖鋁。
前列腺素E具有抑酸和細胞保護作用,硫糖鋁有刺激前列腺素的釋放,刺激黏液和HC03-的分泌,促進上皮細胞再生。
對于PCA陽性的慢性胃炎病人,特別是合并惡性貧血者可試用腎上腺皮質激素,如潑尼松強的松5mg,口服,3次/d,2~4個月,但臨床效果不肯定,因此不作為常規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