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法:制成膏劑,每次1貼,微火化開,貼于胃脘部。
主治:脾胃虛寒型淺表性胃炎。
⑥黃芩、黃連、梔子、白芍、甘草各適量。
用法:共為細末,以涼水調成糊狀,敷于臍部,外用紗布覆蓋,膠布固定,每2日換藥一次。
主治:熱邪阻胃型淺表性胃炎。
⑦艾葉適量,黃酒2份,陳醋1份。
用法:將艾葉揉爛,加入黃酒,陳醋拌勻,在鍋內炒熱,分成2份,用布包裹,趁熱敷于胃脘部,冷則更換,每次40分鐘,每日1至2次。
主治:寒邪客胃型淺表性胃炎。
⑧三棱15g,莪術15g,肉桂10g,陳艾45g,木香10g,草果10g,公丁香10g,水仙子15g,紅花15g,高良姜12g,砂仁6g。
用法:共為細末,布3尺折成雙層,內鋪棉花,將藥末鋪在棉花中間,用線縫好,防止藥末堆積和漏出,日夜兜在胃脘部,藥末每隔一月換一次。
主治:淺表性胃炎。
⑨菜油或行氣止痛藥液。
用法:使用銅錢蘸油,自上而下反復捋刮足三里、上巨虛至下巨虛。
主治:淺表性胃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