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雙反手小小場隔網顛落地球
方法和上步驟完全一樣,只是正手改成雙反手。很多人開始的幾個回合覺得別扭不適應,這些只是短暫的現象,其實過關比正手容易很多。
如果遇到少數過關困難的,可讓他們在球場旁邊增加反手凌空顛球和反手顛落地球的練習。
5、正反手小小場隔網移動中顛落地球
先教準備動作,左手扶著拍頸,右手放松虛握拍柄,拍頭豎起對著鼻子,雙腳輕微彎曲。
這個疊加是整個網球生涯非常重要的正規準備姿勢,在此后的訓練過程要不斷提醒每次擊球后都要恢復到這個姿勢,直到學員成為習慣動作。
送球到正手位,復習3步驟,過關后送球到反手位,復習4步驟,過關后不規則地交叉送正反手位。
這個步驟的擊球頻率比較快,對學員體力消耗大,要觀察學員的呼吸和臉色,及時安排他們休息,我以前在這方面經驗不足,出現過幾次學員虛脫的情況,這是對初學者要十分注意的細節。
學員虛脫是非常難受的癥狀,頭暈冒冷汗臉色蒼白,但這是小事,不必送醫院,只須在陰涼處躺下或坐好,擦汗喝水休息,不久就沒事,不過這節課就沒辦法繼續學了。
第三章 正手擊球訓練
在持拍手側擊球叫正手擊球,在另一側擊球叫反手擊球,為論述方便,本課程的持拍手都特指右手。
拍面和觸球點的相對位置有高低不同的分別,拍面從下向上的順序位置有不同的動作描述:顛球,推擋,上旋抽擊,平擊,切削,截擊,高壓等。本章介紹前4種動作的正手訓練,其它3種在以后的章節介紹。
章節內容安排是為了論述的條理清晰,不是訓練的步驟順序,實際訓練應該正反手同時進行,克羅地亞的老教練巴約對我說過,50年前他練網球是一年練正手,一年練反手,他們10幾年前已經廢除這些錯誤的訓練方法。
1、正手顛球
上一章已經介紹過激活正手顛球感覺的訓練方法,根據印刻定律,這個感覺激活以后永遠存在,無須經常訓練。
這個動作的實戰應用是沖向前救小球,訓練中放一些小球給學員追,引導他們向前沖的同時拍子要伸在身體前方,拍面打開,提早做好顛球準備。
姿勢論傳統法學員追這種小球多數是拍子拉在身后,到位才揮拍,這是傳統法后遺癥的錯誤動作之一。
筆者遇過幾個正手平擊缺點很厲害的10幾年球齡發燒友,一步一步向前找原因,他們竟然都是正手顛球不過關,這也是傳統法后遺癥。
2、正手推擋
逐步后退到小場對打。在5步驟熟練的基礎上逐步送較長的球,一米一米推進,直到整個小場。
在這個步驟學員的拍面角度本能會自動調整,無需教練引導,此類自動調整擊球動作的人類本能是簡易教法的科學基礎。送球到前后左右不同位置練習正反手擊球,留意觀察缺點提醒改正。
擊球動作基本合理后,對學員說,從現在開始你已學會打網球,然后和他打一場11分的小場比賽,不準截擊,只許打落地球。為了增加樂趣,設定取得一分有獎品。
多數人比賽一場的動作已很好,少數未能熟練擊球的,可增加數回合的游戲,逐步增加回合目標,達到50回合的動作已可以。”這個步驟就是激活正反手推擋感覺的訓練,沒有刻意講解,只是本能在不經意中完成。
這個動作的實戰應用是接發球和接高速來球。正手推擋感覺激活以后無須經常訓練,只需要在接發球訓練時引導學員應用。
3、三種常用的正手擊球步法
網球比賽的來球千變萬化,能夠快到位的移動步法就是好步法,被動救球的步法由來球決定不是由自己決定,能夠自主選擇步法的只能是時間允許的進攻性抽擊和防守性過渡擊球。
正手擊球有三種常用的步法,應該在同一節課的訓練中分別掌握。合理的站位是打好網球的基礎,漂亮的姿勢必須有重心轉移動作,應該經常練習這三種常用的正手擊球步法。
一、開放式
雙腳連線平行于球網,適合橫向移動,擊球前,重心在右腳內側, 擊球后,重心在左腳,右腳跟離地,右腳尖拖地。
二、封閉式
適合橫向移動,跑動中擊球,擊球時,剛好左腳跨到右邊著地,以左腳做軸心,右腳隨慣性轉半圈,轉到與左腳并立,擊球后,重心落在雙腳。
三、中間式
前后腳站位,適合向前縱向移動,擊球前,重心在左腳,擊球時,右腳蹬起,動作夸張地向前跨步,右腳尖觸地,擊球后,右腳回位與左腳并列的準備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