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球是一種全身性的運動,還可以完美的幫助人們調整自身的狀態,并且很好地鍛煉到大腦的靈活度和身體的協調性以及敏捷度,是一種非常好的運動,所以一直以來都是頗為受到人們的喜歡,如果你也是比較感興趣的話,那么就一定要記得來多加練習一下了。
我們經常聽到的選手的失利后的抱怨是:“今天我沒有感覺”,“手風不順”,都是說他們的感覺不佳導致了比賽的失利,這里的感覺也許會是更廣義的形容整個人的感覺或者是對比賽的感覺,但到后都會毫無例外地表現在他們的擊球上,失誤連連,失去控制。而當他們逆轉比賽時,他們會說:我及時找到了感覺。
職業選手如此,業余球員更是這樣。從拿起球拍的那一刻開始,我們就注定要為了感覺而奮斗。從一開始找感覺,找到感覺后要鞏固住,而后找到更好的,更細的感覺。從找正手的感覺,反手的感覺,發球的感覺,截擊的感覺等各項技術的感覺,發展到找比賽的感覺,控制比賽的感覺,后到贏球的感覺。在這過程中我們涉及了幾乎網球所能包含的所有的內容,感覺就是一條貫穿在其中的主線,一切的一切都是為了感覺。
而感覺同樣也有對錯之分,自己摸索出來的業余愛好者和職業選手的感覺的區別在于他們的感覺不是好的。這其中的一個重要的因素當然是他們的實踐具體地說就是擊球次數沒有職業選手多,同樣他們還缺乏正確的指導,當然其中還有運動能力等客觀因素。職業選手的動作總得看上去差不多,是因為他們用力擊球的感覺差不多。而業余選手的動作可謂多姿多采,是因為各人的感覺不同。
這也是一般人包括好多教練的想法都是覺得姿勢好了,球才能打好的原因。不幸的是,因果卻是顛倒的。應該是這樣說,有了好的感覺,自然就會有個好的姿勢。而沒有感覺為基礎硬練出來的姿勢,同樣是沒有辦法維持得久的。這就是好多初學者一開始就苦練姿勢,結果到打球時卻發現用不上而終放棄網球的原因。
讓我們來打個形象一點的比方
我們看到好多有錢人衣著光鮮,其實是他們有錢以后生活的質量高了,所以穿得更講究了。當我們看到他們非常羨慕的時候,我們同樣可以讓自己穿得更好,但是,我們并不會因此就有錢,就算是能一時穿得和有錢人一樣體面,但如果沒有真正的真金白銀來做基礎,這種外表的華麗是維持不了多久。感覺是金!
第四節 感覺論
由于姿勢論的危害極大,為了避免這些缺陷,在實踐中歸納出一種與其對立的網球訓練理念??用規范姿勢教網球是低效的反科學的,應該從感覺入手教。本課程把這些網球教學理念命名做感覺論。實踐證明感覺論教學原理是網球教學中具有普遍意義的基本規律,不但適合入門,而且適合網球訓練的所有環節。顯而易見,感覺論和感覺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網球教學的核心就是控制、持久
控制擊球的力量、落點、心理等,持久:多回合的擊球,穩定,成功率。
而這一切其實也是職業選手所追求的,只是他們的節奏、速度要快,而初學者要先從小場地,慢節奏開始起步,熟練了自然會加速,就好比打字和騎車一樣。我不認為專業教球用這種方法不好,其實包括我和褚教練等都沒有機會去帶專業運動員訓練,這是體制的問題,而且你用反向思維想想:現在的專業體制培養了什么運動員?那說明他們的訓練方法有問題,只是他們自認為是專業的教練,不是很愿意改變既成的教學法,或者是文化水平使他們沒有學習的動力,我個人認為褚教練的水平可以帶研究生了。
發球的教法
核心是拋球
穩定、成功率、一發成功率、然后是多比賽。在比賽中成功率高的發球才是你應該具備的水準!先不要教腿部和腰的動作,1先舉好拍(肘關節在肩上),2然后拋球,3眼睛看球,流暢的揮拍擊球就可以了,先網前然后發球線后到底線,等他動作熟練了,你再慢慢的根據他的特點加要求。1、2、3點是任何發球技術都必備的核心要點,這3步學會了,發球有何難?
網球技術是姿勢和感覺的組合
網球技術指有效合理的擊球動作,由姿勢和感覺組合而成,只有姿勢沒有感覺不是網球技術,例如揮空拍,只有感覺沒有姿勢也不是網球技術,例如顛球。網球教學目的是教學員掌握網球技術,也可以說教學員組合姿勢和感覺。姿勢論是傳統的教學方法,要求學員一絲不茍模仿某個規范姿勢,一步到位組合姿勢和感覺。感覺論是創新的教學方法,從基本的簡單姿勢入手激活感覺,逐步將有感覺的簡單姿勢疊加成合理的規范姿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