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病史
有輸血史、應用血液制品史或明確的HCV暴露史。輸血后丙型肝炎的潛伏期為2~16周(平均7周),散發性急性丙型肝炎的潛伏期尚待研究。
2.實驗室檢查
ALT多呈輕度和中度升高,抗-HCV的HCV RNA陽性。HCV RNA常在ALT恢復正常前轉陰,但也有ALT恢復正常而HCV RNA持續陽性者,可作為丙肝的診斷方法。
3.丙肝臨床表現
這對于丙型肝炎的診斷非常重要,通常臨床表現常為全身乏力、食欲減退、惡心和右季肋部疼痛等,少數伴低熱,輕度肝腫大,部分患者可出現脾腫大,少數患者可出現黃疽。部分患者無明顯癥狀,表現為隱匿性感染。
丙肝的診斷方法有很多,主要可以從丙肝癥狀判斷,慢性肝炎臨床表現,抗HCV陽性或HCV RNA陽性,可診斷為丙型肝炎。
一、流行病學
有輸血及血制品、血液透析、多個性伴侶、懷孕或哺乳期母親HCV感染等病史的肝炎患者應懷疑丙肝。
二、臨床診斷
急性肝炎起病較急,常有畏寒、發熱、乏力、頭痛、納差、惡心、嘔吐等急性感染或黃疸前期癥狀。丙肝診斷標準,肝大質偏軟,ALT顯著升高。黃疸型肝炎血清膽紅素>17.1umol/L,尿膽紅素陽性。黃疸型肝炎的黃疸前期、黃疸期、恢期叁期經過明顯,病程6個月以內。
三、病塬學診斷
丙肝具備急、慢性肝炎臨床表現,抗HCV陽性或HCV RNA陽性,可診斷為丙肝。丙肝診斷標準,無任何癥狀和體征,肝功能和肝組織學正常者為無癥狀HCV攜帶者。
要知道是否得了丙肝,惟一的方法就是及早行動,早做篩查。主動檢查可讓“沉默殺手”盡早顯現原形。常用的檢驗項目為丙肝抗體檢驗(Anti-HCV),這是探測血液中丙肝病毒的指標,非常靈敏,可以在感染兩星期內檢測到病毒。
看完了以上內容,提醒您日常生活要重視如何診斷疾病,這樣也是可以及早發現疾病的。
肝炎的發展很大程度上也取決于個人的免疫狀態,而免疫狀態又與個人情緒密切相關。所以,對于丙肝患者來說,樂觀地面對現實,以一顆平常的心態面對疾病,對病情是很有幫助的。
一些常見的丙肝的危害的具體分析
一些對丙肝不了解的朋友可能不知道丙肝的危害,其實,在日常生活中有一些比較常見的丙肝的危害大家可以了解一下。對于丙肝的危害,大家一定要慎重處理。下面,就和我們的專家一起了解一下具體的丙肝的危害。
很多人都知道甲型、乙型肝炎的危害,很容易傳染給他人,還難治療,但是對丙肝的危害知道的人就不多了。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全球丙型肝炎的感染率為3%,估計約有1.7億人感染丙型肝炎病毒。
了解清楚具體的丙肝的危害十分關鍵,對于大家防治丙肝有著不可不是的重要作用。在我國一般人群抗-HCV陽性率為3.2%,丙型肝炎患者近4000萬,即每30人中就有一名丙肝患者。
丙型肝炎病毒慢性感染可導致肝硬化和肝癌,對患者的健康和危害極大,已成為當今我國嚴重的社會和公共衛生問題。
以上為大家詳細的介紹清楚了具體的丙肝的危害,大家一定要注意了解清楚。
結語:看到這里,相信大家對于丙肝檢查項目都有所了解了吧!查丙肝需要做的檢查和治療前應檢查的項目是不一樣的,因此我們需要了解這些丙肝檢查,并積極治療。文中還分析了丙肝的危害,希望大家能對丙肝疾病有所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