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身體檢查
有人認為2檢查是老年人的事。而近年的統計表明,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及腦血管疾病的患病年齡趨于年輕化。年齡在31~60歲的年齡段中:脂肪肝占12.9%,肥胖 31.6%,高血壓12.8%,冠心病3.1%;在這些人群中有2/3死于心腦血管疾病,1/10死于腫瘤;1/5死于肺病、糖尿病,僅有1/10可進入老年。
在社會環境壓力逐步增大的今天,亞健康人群正在成倍增長。據統計28到45歲的青壯年有70%以上是亞健康人群。年輕不是保險柜,只有檢查才是及早發現多種重要疾病的有效措施。
扁鵲與蔡桓公的故事已是耳熟能詳了。當蔡桓公的病尚在腠里、在肌膚、在腸胃時,扁鵲一次次地提醒蔡桓公趕快治療。但是蔡桓公卻諱疾忌醫,強調自己很健康,說扁鵲"醫之好治不病以為功!"從而放棄了有效的治療時間。到病入骨髓,再求扁鵲治療時,這位神醫也無能為力了。蔡桓公終病入如膏肓而死亡。
其實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脂肪肝、腫瘤等許多疾病在初期乃至中期都具有無痛性或癥狀不明顯的情況。這時只能依靠現代醫療檢測儀器和檢查醫生專業能力,及時發現疾病的早期信號。早期預防、診斷和治療,為受檢者的健康恢復提供更多的機會和時間。
基本要求:檢查的內容全面系統。檢查的順序應從頭到足。遵循全身檢查的內容和順序形成自己的檢查習慣。檢查時面對具體病例應注意原則的靈活性。一般檢查順序。邊查邊想,正確評價,邊問邊查,核實補充。掌握檢查的進度和時間。
檢查項目
心臟檢查:心尖搏動、心界大小、心率快慢、節律是否整齊、有無心臟及血管雜音、心包磨擦音。
呼吸系統:胸部音響、肺肝界、呼吸頻率快慢,有無干濕性羅音及胸膜磨擦音。
消化系統:腹部有無壓痛,肝脾是否腫大、有無包塊及移動性濁音、腸鳴音是否正常。
神經系統:意識狀態是否清晰、語言是否流利,腦神經系統檢查、肌力、肌張力、生理反射是否正常、有無病理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