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組織員工體檢
選擇醫院體檢中心
1. 看環境。是否優美,是否獨立一層,是否是“一站式”體檢,不要讓員工在醫院里面到處找地方檢查,與病人一起排隊檢查。
2. 看配置。體檢中心是否是配置固定的專科醫生。臨時抽調專科醫生可能會影響體檢質量。體檢中心內各種設備是否是醫院淘汰的或落后的設備。
3. 看管理。體檢中心是否實現網絡化計算機管理。否則,體檢后只能得到孤立的、甚至是手寫的體檢報告,就不可能做到員工總體健康狀況分析和建立電子健康檔案。檢查結束,也就是知道個檢查結果,報告丟了也無法再查詢。改進健康措施,也就只能是空泛而談,沒有針對性。
4. 看價格。醫療檢查的價格,是由國家根據成本核算統一制定的。過多的折扣,也就意味著醫院要精簡人力和物力成本,代價就是犧牲檢查時間和質量。
5. 看服務。體檢中心的整套服務人性化程度如何,醫生的態度是否生硬或冷僻,是否主動為被檢查者著想,還是一味追求醫院利益大化。
6. 看交通。是否方便大多數員工自己乘車到醫院體檢中心檢查。
選擇組織體檢方式
1. 每天按比例,控制一定人數,讓被檢查者有更多的時間與醫生交談、接受認真細致的檢查。單位可以跨月安排,員工個人可以機動地選擇檢查日期,甚至是周末,工作、體檢兩不誤,可以避開月經期、出差等影響。
2. 組織者比較省心,不用再為場地布置、維護秩序、權衡時間等憂慮。只要輕松地將體檢人員名單、項目交給體檢中心,預定計劃,屆時員工輕松地到體檢中心,也不用再填表,只要確認一下身份后就可以開始檢查。
3. 員工在檢查時沒有壓力。獨立隱秘的診室,不用再擔心同事聽到、看到自己的健康隱私。在優雅的體檢大廳,同事們可以坐在沙發上輕松交談,增進友誼。良好的休息和放松,才能檢查出健康的真實狀況。
4. 體檢質量得到保證,這是重要的。體檢中心內,人員設備齊全,流程規范,要求嚴格。一旦發現某些異常情況,被檢者還可以及時在醫院內得到進一步的檢查和救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