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體檢注意事項:避免進入以下誤區
誤區一:各科室挨個掛號查一遍
王大媽告訴記者,她打算找一家醫院挨個科室做檢查,“各個科室做一遍不就等于一次全面體檢嗎?”
但李廣仁告訴記者,這種體檢方法并不科學。去醫院各個科室做檢查,雖然檢查內容和體檢中心可能并無區別,但大的問題就是缺乏綜合分析。因為體檢機構在各項檢查結束后,還會對各項數據進行綜合分析,而綜合分析的結果才是一份體檢報告的關鍵所在。而目前醫院門診里并未提供綜合分析檢查結果的服務。另外,如果在醫院門診科室做檢查,除了需要不停地去各個科室掛號排隊檢查外,而且還可能因為與病人共用一套醫療資源,產生交叉感染。
而且,健康體檢和疾病檢查是兩回事,醫院門診檢查往往是以疾病診斷為出發點,如果檢查結果顯示正常,醫生一般不會對病人提出干預建議。而健康體檢是在身體健康時主動到體檢中心對整個身體進行檢查,主要目的是為了通過檢查發現是否有潛在的疾病,以便及時采取預防和治療措施,有問題就要馬上復查確診。接受健康體檢的人,理論上應該是身體沒什么明顯異常的人。
誤區二:只做價格便宜的項目
很多老人認為自己平時身體沒病沒痛,體檢時只要做基本的常規項目就可以。但專家提醒,隨著年齡的增長,人體全身各系統器官的功能和結構都會發生退行性改變,老年人在體檢時建議增加以下項目。
心腦血管檢查
心腦血管疾病是心血管疾病和腦血管疾病的統稱,到了59歲左右,心臟血液輸出量與20歲相比,約減少20%-30%,存在疾病高發的危險因素。
腫瘤篩查
人的年齡越大,接觸致癌物的幾率越多,發生癌癥的可能性也就越大。腫瘤是老年人中的多發病,其中惡性腫瘤已經成為人類致死的前兩位原因。
骨密度檢查
骨質一般從30多歲就開始流失,肌體對骨質中的主要成分鈣質的吸收能力逐漸減弱,等發生骨折的時候就已經流失了1/3以上的骨質。40歲以上的體檢者,如果出現腰部、骨盆、背部持續性疼痛,就需要檢查骨密度。
眼底檢查
不少疾病可通過眼底檢查而得以及時發現,如觀察視網膜動脈是否硬化,可知全身動脈硬化甚至腦動脈硬化的程度。
口腔檢查
牙不痛絕不意味著牙就沒問題。刷牙時流血,口臭、牙齒松動,吃熱的食物會敏感和酸痛等,都說明牙齒存在問題。
誤區三:體檢前一天擅自停藥
一些患有慢性病的老人,往往為了在體檢中能檢查出真實的身體情況,在體檢當天甚至前一天就擅自停藥。其實日常有服用降壓藥、降糖藥的,體檢當天也不要停藥,只要在體檢時告訴醫生,正在吃什么藥,醫生會對結果進行考評。
為了讓體檢結果能真實反映身體情況,體檢前兩天應禁酒精類飲品,體檢前一天不要參加聚會應酬,保持清淡飲食,前一個晚上8點后禁止再進食和劇烈運動。體檢當天應禁食早餐,在抽血和肝膽B超項目完畢后才可進食早餐。
結語:通過小編以上的介紹,大家是否對于老人體檢方面的知識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呢。尤其是現在天氣越來越冷,我們一定要時刻關注老人的身體狀況,定期帶他們去體檢,預防疾病的發生。讓他們度過一個溫暖、健康的冬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