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一年以上的基本功訓練時間,人體的武術專業素質不能產生質的飛躍。
反之,若速成快練,一旦筋骨負荷超量造成人體組織器官的傷害,就得停止訓練一段時間,從而素質退化,前功盡棄。這就是欲速則不達的道理所在。
基本功是太極拳的根基
有些人認為,我也不想正經學武術,只是想健身而已,因此,他們輕視基本功,而重視太極拳套路。每天只要把太極拳套路動作比劃一番,就能起到良好的健身功效了。
其實不然,若是“打拳不練功”,習練“健身太極拳”者,會因筋骨僵硬,經脈不暢,而有礙于氣血的運行和充盛,從而削弱了太極拳的健康實效。
習練“武術太極拳”者,會因筋骨脆弱,缺乏堅韌性,而有礙于內勁的產生和蓄發質量。
初學基本功者,要經歷一個脫胎換骨的身體功能的改變,所以,會出現酸、麻、脹的筋骨鍛煉反應,此時,不要因為害怕身體各部位的疼痛而退縮不練了,千萬要咬緊牙關挺過去。
初學者的脈絡細小,氣血運行不暢,丹田元氣儲備不足,所以,練功以后身體顯得特別疲倦,這是正常的練功以后的生理反應。
隨著習練時間的延續,我們的身體經過基本功的千錘百煉,就會逐漸由“鐵”(軟)變成“鋼”(堅),就會使我們的筋骨和臟腑發生質的改變。
到那時,在練功的過程中,非但沒有了酸、麻、脹的疲倦之感,而出現真氣旺盛,腦神清爽,內氣鼓蕩洶涌而順暢的美妙拳境。
每天,在打太極拳套路以前,必須先練基本功。這是因為,平時在不做體育鍛煉時,多余的氣血都儲存在內臟之中,我們通過做基本功,打開血脈的關口,把內臟之中備用的氣血調動出來。
使內臟振奮起來,以進入精、氣、神高速運轉的習武狀態。使筋骨興奮起來,以進入踢、打、摔、拿拳式動作的工作狀態。
這樣,氣血在人體經絡中的分布就均衡了。我有段時間工作忙,習武時間不夠用,每天習武時就舍去了基本功,結果出現了暈眩不適的病癥,后來,我找出了病因,及時地糾正了錯誤做法。
“人體氣血如長江,一處不到一處傷”,我們只有把人體的四肢百骸都活動開,氣血能運到梢節末端細小的指(趾)尖,才能在拳式的動作過程中,領悟到太極拳拳論所說的“用意(意氣相隨)不用力(拙力)”的真諦。
由于做了基本功,使肌肉有力,韌帶有彈性,關節更加靈活,全身骨架更加穩固。所以,在閃、展、騰、挪復雜的套路動作演練過程中,可以起到防止軟組織拉傷和關節扭傷的保護作用。
要提醒古稀之年的拳友們注意,為了確保在基本功鍛煉中身體各部位的安全,防止跌傷,穩健為重,應刪掉難度大的動作,如“涮腰”。
或降低動作難度,如在做“前俯腰”時,腰只要彎過水平線就行了,不要像年輕時,把臉貼在小腿上,以免大量的血液涌向頭部,而誘發腦血管意外的病癥。
結語:還是那句老話,打拳不練功 老來一場空,基本功也是很重要的。今天我們和大家詳細的闡述了太極拳基本功的重要性,希望大家看完上面的內容之后,會有所收獲,打太極拳一定要修煉基礎功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