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通過緩慢、細長、均勻的腹式呼吸,使人體肺部的氧氣充足,腸胃得到蠕動鍛煉,增強消化和排泄機能。
所以經常鍛煉太極拳,對心臟病、肺病、胃病、便秘、痔瘡等有防治作用。
促進物質代謝
神經系統對內臟器官調節過程的改善,對腸胃也起到按摩作用,促進肝內血液循環,增強腎上腺素的分泌功能,改善體內的物質代謝。長期練習太極拳可以增進食欲,促進消化,降低膽固醇含量和軟化動脈。
練習太極拳能防治疾病纏身,太極拳是一項全身運動,練習太極拳能及時將體內毒素排出體外,達到健康長壽的目的。
提高人的平衡能力,防止骨質疏松
老年人常見的意外事故之一是失去平衡摔倒而導致股骨頸骨折,為什么會有這個結果呢?這是因為老年人的骨骼鈣質減少,骨質疏松而致。太極拳運動中,有一部分動作專門練習平衡能力的,練習者的平衡能力得到充分的鍛煉。
練習太極拳時,常常一條腿支撐了全身的重量,腿部受力增加,骨質的含鈣量也會增加,骨骼就變得很堅固了。所以經常練習太極拳的人不容易會摔跤和骨折。
對心血管消除瘀血的良方
太極拳的動作很多,包括了各組肌肉和關節的活動,還包括著有節律的呼吸運動,特別是橫膈運動。
大師表示,這些動作組合在一起,就能加強血液和淋巴的循環,減少體內的瘀血現象,是一種消除體內瘀血的良方。
打太極,經常要求“氣沉丹田”,也就是說要求氣向下沉。
其實這就是一種橫膈式呼吸,通過膈肌和腹肌的收縮與舒張,使腹壓不斷改變,加快血液的流通,也就改善了血液循環的狀況。
具有健美作用
太極拳的頂懸、沉肩墜肘、含胸拔背、松腹開胯、斂臀等身法要求,加上在練習時的腰部旋轉,使練習者的全身肌肉得到充分鍛煉,保持良好的體型。
太極拳對睡眠障礙的治療體現
意氣神經的調節
太極拳主張在無助無忘的無為狀態下,以意帶形,形意合一。所謂“意氣君來骨肉臣”,是內家武術的共同追求,即主宰于內,副佐于外。意是意識、意趣、意境等意思。
如果鍛煉時幾個方面都照顧周到,到了一定階段,就會進入一種有氣感的狀態,內氣鼓蕩,周身舒泰。意氣方面,包含內容豐富,但整體圓融的意境可能為重要,它將極大地調節中樞神經系統的功能。
松柔肌體的放松
太極拳要求行功走架時全身“松凈”,這樣將能使人身心共同放松,而后真氣周流全身,所謂“松松松,松才能通”,就是這個意思。
結語:關于太極拳的養生功效,我們就分享到這里了。練習太極拳的好處其實還有很多,這里,我們就不一一介紹了了希望通過今天的練習,大家可以對太極拳有更加深刻的了解,另外,練習太極拳一定要注意放松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