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習太極拳要有自己的方法,這樣才能讓你更好的學會太極拳,練習太極拳的好處是比較多的,太極是中華傳統的健身方式。今天給朋友們帶來太極拳的技巧,那么太極拳的動作規范有哪些呢?
學習太極拳是有著一定的方式和方法的,對于一些動作也是有著嚴格的要求,下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一頭部
練習太極拳時,對頭部的姿勢的要求是很嚴格的。所謂"頭頂懸"、"虛領頂勁",或"提頂"、"吊頂"的說法,都是要求練者頭向上頂,避免頸部肌肉硬直,更不要東偏西歪或自由搖晃。
頭頸動作應隨著身體位置和方向的變換,與軀干的旋轉上下連貫協調一致。
我們的面部要自然,同時收回下顎,嘴閉合,舌上卷舔住上顎,這種方法可以有效的增強我們的唾液的分泌。
眼神要隨著身體的轉動,注視前手(個別時候看后手)或平視前方,既不可皺眉勸目,也不要隨意閉眼或精神渙散。
打拳時,神態力求自然,注意力一定要集中,否則會影響鍛煉 效果。
二軀干部
胸背
太極拳要領中指出在"含胸拔背",或者"含蓄在胸,運動在兩肩",意思是說在鍛煉過程中要避免胸部外挺,但也不要過分內縮,應順其自然。
太極拳的練習是有著一定的規定的,胸背的動作姿勢也是非常講究規矩的,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含胸拔背"是互相聯系的,背部肌肉隨著兩臂伸展動作,盡量地舒展開,同時注意胸部肌肉要自然松弛,不可使其緊張,這樣胸就有了"含"的意思,背也有了"拔"的形式,從而也可以免除肋間的緊張,呼吸 調節也自然了。
腰脊
人體在日常生活中,行、站、坐、臥要想保持正確的姿勢,腰脊起著主要作用。
在練習太極拳的過程中,身體要求端正安舒,不偏不倚,腰部起著重要的作用。
過去有人說:"腰脊為第一之主宰",又說"刻刻留心在腰間,腹內松靜氣騰然"、"腰為車軸"等等,都說明了如果腰部力量中斷或在身體轉動中起不了作用,就不可能做到周身完整一氣。
練習時,無論是進是退或旋轉,凡是由虛而逐漸落實的動作,腰部都要有意識地向下檢垂,以幫助氣的下沉。
注意腰腹不可用力前挺,以免影響轉換時的靈活性。這樣腰部向下松垂,可以增加腿力量,使下盤得到穩固,使動作既圓活又完整。
在配合松腰的要領當中,脊椎骨要根據生理正常姿態豎起,不可因松腰而故意后屈、前挺或左右歪斜,以致造成胸肋或腹部肌肉的無謂緊張。通過腰部維護身體的重心,能使動作既輕靈又穩定。可見,腰脊確是練太極拳的第一主宰。
臀部
練太極拳時要求"垂臀"(或稱"斂臀"),這是為了避免臀部凸出而身體的自然形態。練習電動機注意臀部自然下垂,不要左右扭動。
在松腰、正脊的要求下,臀部肌肉要有意識地收斂,以維持軀干的正直。總之,垂臀和頂頭的要求一樣,應用意識調整,不是 用力去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