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習太極拳對我們的身體健康是非常有幫助的,所以生活中我們可以健康練,但是要適當掌握太極拳的竅門,這樣練習起來才更加輕松。那么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練習太極拳的發勁竅門有哪些吧!
太極拳發勁的小竅門
1、丹田吞吐逆呼吸
開合是太極,吞吐是內功。練習太極拳一定要修煉內功,所有的形式動作都離不開開合變化,從而達到內外兼修,產生內勁的目的。
口鼻之呼吸,不過借以通內外而已。太極拳之吞吐,是“氣沉丹田”之謂,為丹田之內呼吸之稱。
口鼻呼吸之外氣與丹田呼吸之內氣相接,心中神意下照丹田,與丹田之元氣相交(心腎相交),運貫于周身,暢達于四肢,如此方是拳經所云之:“上下相連,內外合一”。
所謂內勁,“是將人之散亂于外之神氣,用拳中之規矩,手足身體動作,順中用逆縮回于丹田之內,與丹田元氣相交,自無而有,自微而著,自虛而實,皆是漸漸積蓄而成,此謂拳中之內勁也。”
所以,太極拳的身手開合、丹田吞吐即是內勁習練之法,陳式太極拳發勁中采用腹式逆呼吸與丹田呼吸之內氣相接,上下鼓蕩,激發真氣,從而達到以內摧外的目的。
2、擤氣口呼“哼”與“哈”
將逆腹式呼吸與丹田吞吐有機結合所產生的冷、彈、脆、快的抖炸之勁,外形上只是機靈一顫,勁已發出,只有“運勁出于無心,鼓舞出于不覺”,才能在實戰中自由運用,此時,“粘、游、連、隨、騰、閃、折、空、擠、捺,無不得其自然矣”《太極拳十大要論》。
內勁在得機得勢中瞬間的激發,均可在吸氣、呼氣、閉氣三種狀態下運用,其勁的長短、強弱,取決于以鼻擤氣、以口呼氣氣息的長短。
純粹以口呼氣,自然發出“哈”的聲音,相對于擤氣,氣息沉降,丹田之勁上升,力猛勁長。
擤氣、呼氣與發聲的內在關系要在不斷的發勁實踐中,摸索出適合自身的發勁法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