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放松
放松是太極拳突出的特點,是提高動作質量的重要條件。沒有放松就沒有內勁。內勁就是在放松狀態下產生的內力。
所以說,放松對我們老說是非常重要的。
什么是放松?我的理解就是用小的力。放松不是完全不用力。沒有力就沒有運動。放松是盡量少用力,不用大力,不用拙力。這是一種既不僵硬,也不疲軟,介于二者之間的柔和狀態,也就是帶有彈性與韌性的“勁”。
這種“勁”,柔中有剛,剛中有柔,外柔內剛,如綿裹鐵。柔與剛,松與緊,都是矛盾統一,都不是絕對的。用力就會緊,所以放松不是否定緊。
在練拳中一是外柔內剛,即外松內緊;二是一松一緊,即一柔一剛。運化時(過渡式)以柔為主,柔中有剛;發放時(完成式)以剛為主,剛中有柔,即所謂“柔運行,剛落點”。
松與緊、剛與柔的關系是辯證統一的,在太極拳練習中個我們要善于把握和利用。
重要的是去掉身上的僵勁與拙力,換成太極拳內功所要的柔勁,這才是有生命力的。
第三、靜心用意
用意是太極拳另一重要因素,也是產生內勁,提高動作質量又一重要條件。在內勁三要素中“意”在第一位。“意到氣到”,意是氣的先導,有意才能有氣。
“意”就是意念、意識、注意力。“用意”就是用意念指揮與控制每一個動作。“先有心,后有身”,要想到哪兒,做到哪兒。意念總要伴隨著每個動作的始終,不使其成為無目的的自發動作。
“用意”需要精神集中,專心致志,這就必須“心靜”。要排除一切雜念與干擾,大腦完全冷靜不來,心無旁騖,專注在動作與用意上,這是“調心”。
專一與否又表現在眼神上,眼神散亂,說明用心不專,眼神呆滯,又說明專注過度。眼神既要專注又靈動,通過主手注視前方。如果走神,眼神必散,意氣也會消失。
第四、嚴格按要領規范動作,這是“調形”
有內必有外,以外引內,以內導外,內外相合。正確的外形動作是保證動作質量的基本條件。
所以,太極拳強調“內功”,決不是忽視外形。太極拳每個動作的路線、方向、角度、位置以及運行的方法,都有明確的要求,而且獨具特色。
第五、拳式呼吸,即“調息”
呼吸也是太極拳提高動作質量的重要課題,有“外氣引內氣”之說,“外氣”即指呼吸。太極拳是有氧運動,高質量的太極拳必然與正確的呼吸相配合。
所謂“拳式呼吸”就是逆腹式呼吸,以鼻為主,吸氣時,小腹內收;呼氣時,小腹松開;并與動作協調,一般是合吸開呼。這是一種有意識的呼吸,與平時的自由呼吸不同。
所謂“自然呼吸”就是呼吸要深長輕緩,出入綿綿,不憋氣,不努氣。太極拳的一切作為都不能過分,要無過不及。“自然”是太極拳的高原則。
后關于數量。以多少為宜,要因人而異。根據自己的體力與時間,夠練就行了。運動量大小,以一天精神飽滿,不疲乏,不困倦為度。至于動作,我認為只有繁簡與難易之別,并無優劣之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