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與人之問和諧的倫理觀。
人體上下、內外和諧的整體觀。
應該說,這是一種至善至美的完美境界。
學習太極拳的基本要素
一,練好四功、兼學拳架
哪四功呢?即腿功、腰功、臂功、樁功。這四功是練習技擊技術內容,達到具體規范和要求的必然基礎。拳家們常說“打拳不遛腿,到老冒失鬼;練拳不活腰,終究藝不高“;“未習打.先練樁”,“樁要站、鼎要拿,勁力穩固托泰山”(鼎功就是臂功)。
基本功是初學拳法者的入門之藝。太極拳是內外合一的運動,它不僅需要人體各個關節、各大肌群、肌腱、韌帶具有靈活性、柔韌性和勁九還需要內臟器官的協調配合。
練習基本功是提高身體素質的重要因素,而且為今后的技法掌握奠定了基礎,進一步提高動作質量。
二,明路線、守規矩
太極拳法變化多.復雜的動作更是富變化。故學拳時,一定要將拳勢路線的來龍去脈搞清楚,對拳架的高低和到位與否暫時可不必在意。當弄清楚和記住拳勢的來往路線后,就要進一步追求拳勢的工整、準確,這叫守規矩,合規矩。
三,講攻防、重含義
太極拳主要以攻防動作為素材.以技擊術為基本內容。初學時將復雜的攻防動作先分解再完整練習.是太極拳的特色練習方法。練習中均要求“輕柔練習、注重技擊意識”,重點突出攻防含義和培養攻防意識。
而快打重擊.既不符合太極拳的行云流水的風格,又極易破壞技術成型效果.難以建立正確的動力定型.這類練法,有教學經驗的拳家視為不妥。
四,重技法、重形神
學會拳架,懂得每一拳勢的攻防含義,并不意味著能自然地將拳法的“手眼身步法,精神氣力功”協調完整起來。
學拳者在獨立演練拳法時要表現出這種”協調完整”,需要多觀察老師或功夫好過自己的拳友,要多向他們請教,在練習的不同階段有側重地兼顧練習.逐漸進人技法熟練、形神兼備的境界。
太極精神要點講解
勁
打太極拳要有勁,能靜,純凈,精進,不能緊。
太極拳講勁,時時勁,處處勁,勁勁相連,意勁不斷。
太極拳重視勁,柔勁、沉勁、實勁、虛勁、不用勁。
太極拳反應勁,聽勁、發勁、喂勁、鼓蕩勁。
太極拳接受勁,領勁、頂勁、引勁、拔跟勁。
太極拳的全身勁,腰勁、腿勁、周身勁、虛領頂勁。
太極拳的各種勁,長勁、短勁、寸勁、豪勁。
太極拳的勁,枚不勝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