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是中國獨有的武術,屬于傳統武術中的內家拳,習練太極拳要做到外修身法內修心性,這樣才能達到太極拳養生目的。太極拳的特點柔和緩慢,沒有人群限制,下面隨著太極拳的好處練習一下吧!
太極拳外修身法內修心性
太極拳一項整體運動,修煉太極拳能達到陶冶情操、修身養性的目的,學習太極拳要掌握一個“靜”字。
“整”亦即是周身一家(骨架搭對)所出來的一種拳勢。
拳勢就是骨架搭對之后的一種狀態而已,完整一氣者是也!其實,“完整一氣”是指周身一家(骨架搭對)所具有的承載力。那么(搭對的骨架)結構的內在張力,就是“松”。
太極拳追求松,太極拳的松不僅是外在姿勢的松,更注重思想上放松,松能幫助你入靜。
通常,人們誤以為骨架結構的內在張力所表現出來的那個狀態,就是“松”。在修身法的過程中,要多在中節下功夫。
理論上說,要解決完整一氣,必須從兩方面入手,上下相隨,左右相連。實際訓練中,其實還只是做到人體三大節的節節貫穿而已。
三大節貫穿的關鍵,是中節的完整。兩只胳臂、手,與整個身軀、頭,再與整條腿、腳底之間,形成一個有機體。三大節貫穿的關鍵,是中節的完整。
節節貫穿是太極拳的宗旨,學習武術,要集中精神,靜心修煉,脾氣暴躁的人練習太極拳后,心平氣和。
三大節之間,根節稍節與中節只的關系,就象是插座與插頭的關系。中節身軀是插座,根節兩腿與稍節兩手,就象是四個插頭。
首先得將插座擺放在一個平整的地方,然后將四個插頭一一插上,這樣才能完整一氣。倘若你的插座還沒擺平整,插頭就不好插。
簡單的方法
蹲墻功
蹲墻功法妙無窮,節節貫串結構變,上下一線求虛靈,完整一氣虛實變。
傳統拳術用勁之道尤其強調胯,胯為中節轉化之中樞,“中節不明,渾身是空”故有“胯似魚打挺,后胯逼前胯”等中節運勁用勁之核心要領。
推手初期要解決的是
水龍頭一擰(接口)。
陳夫子的的話:“太極拳就是要出手拈住人家,拈不住就不要打,證明自己工夫還不夠”。若對手盛,則以柔化之。可要在化的同時,造成克勢。柔不是弱,是容,是收,是含。含而化之,讓對手入你的勢。這勢要你造,需無為而無不為。
交手實戰時,太極拳追求。讓人打,打不了。亦即是舍己從人的功夫。應用時,好效果,不打人,不贏人,也能不輸給對方為,和太極者是也!要做到。
一是方法(好的老師傳授的);一是練法以柔贏人是太極高手,其他皆非太極。
內修心性,不得不談到“靜”字,靜體現在拳架上,初始階段,從開始到結束不要把注意力放到動作上面;高級階段,靜極之后,順遂自然,無意之中將拳架打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