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的本質雖然是武術,但是隨著時代發展的需求,太極拳養生成為人們的需求。人們用太極拳內氣打通經絡養生,太極拳的特點是丹田內練,促進血液循環,下面隨著太極拳的內氣了解一下吧!
用太極拳內氣打通經絡養生
修煉太極拳是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通過學習太極拳能打通身體經絡,氣血暢通,則可祛除百病。
眾所周知,經絡暢通,百病不生,如何通暢?練太極拳。
何以言之,有例為證。弟子老褚,原來身弱,血糖常高,渾身沒勁。從師以后,老禇執著,苦練太極,氣血通暢,大量排汗,排出濕毒,補充營養,新陳代謝,加之睡好,如今身壯,內氣充盈,面色紅潤,血糖正常。
除老褚外,北京金梅,靜海桂忠,真是巧了,原來同樣,均結腸炎。拜師以后,他們苦練,病癥皆好,吃嗎嗎香。老劉桂忠,為此感言,我啥不練,只練一拳。
特講走氣,內氣助行,棚勁不丟,身含柔勁。柔勁蓄集,剛勁便出,剛柔相濟,太極韻味,展現十足。如此行拳,大氣而美。不僅如此,太極行氣,久而久之,功力大長,防身也好,養生也罷,順其自然,水到渠成。
氣血充足,經絡易通。如何氣盈,練好太極。怎算練好?馬權友言,自己舒服,人看舒服,上輕下實,立身中正,八面支撐,動似游龍,靜如淑女,穩若泰山,發像猛虎。
怎樣做到?這樣練習,意念先行,頭往上頂,肩往下沉,頂勁沉勁,形成對拉。松肩松腰,尾閭下墜,氣沉丹田,襠內合動,腳下生根。如此以往,內氣充盈。行拳走氣,氣走周天,通膀光經。氣沉腳下,打通腿經,腎肝脾心,各經通暢。內氣貼背,行氣棚臂,通心包經。
第一種是通膀胱經
看膀胱經,從頭走足,貫穿人體,在人背部,連著俞穴,俞穴通內,五臟六腑。俞穴排毒,靠膀胱經,排毒通道。氣足行經,按摩俞穴,排出體毒。對慢性病,疏膀胱經,可以緩解。太極拳好。
第二種是腎肝脾心,四條徑絡,如能疏通,人便健康
肝若不好,肝腎同治,因腎不足,以養肝木。腎水不足,又會導致,不降心火。腎經心經,屬少陰經。腎先天本,人體太陽。萬病之源,從腎來找。腎肝脾經,都在腿內,行氣腳下,走腿陰經。健康選擇。
第三種是通心包經,健康心臟
若心臟痛,或是胸悶,找心包經,刺激穴位,天池天泉,重中之重。太極行氣,棚勁灌臂,疏通徑絡,通心包經,如同按摩,刺激穴位。道法自然,行氣特色,修身養生,真功選擇。
太極拳的內氣上身癥狀
一.雙手十指發麻、發脹,發紅
在大腦意識的支配下.由于長時間的有規律運動.長時間的放松及經絡、神經有規律傳導.會在人體肌膚中形成一個循環的傳導路線。當這個路線遍及全身的時候.就是打通了全身的“氣路”。
此時人體在普通運動中肌肉所產生的硬勁、僵勁.就會被消化。這種經絡與神經在全身的傳導,會明顯地促進全身的血液循環,會使傳導路線中的毛細血管打開。特別是在“氣“達四梢的時候,人體末端的毛細血管開放.十指乃至手掌就會發麻、發脹、發紅。
二、小腹沉實
由于太極拳要求全身放松,氣沉丹田,所以,胸膈下降,引起內臟下沉.使小腹沉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