鍛煉用意指揮形體動作、放松、呼吸、運行氣血、協調周身,動作、放松、呼吸、內氣、勁力協調一致的能力,鍛煉中樞神經——腦(傳統養生說的“心”)對人體器官、系統的綜合指揮、協調能力,稱之謂“意力”,即傳統養生功法說的“心力”。
練拳
動以入門,入門先練拳。練拳練身正、體松、氣勻、意專。節節貫串活關節,變著轉接是關鍵。練養生太極拳,應動靜相修,拳功并練,通過練拳以明拳術招法,練形、意、松、息、氣、勁、神的太極功夫。
隨息法是鍛煉順應能力的一種功法。通過隨息放松練到順應生理節律、通體松透,方能身心松舒,氣血順暢,于是可以得氣(有氣感),可以入道,進階練氣、逐階上進。
隨息放松是鍛煉逆腹式呼吸、拳勢呼吸的過渡功法。
練太極拳要循序漸進,沒有速成之途
基拳、劍、刀、槍、推手未經一載皆已學全,忽略而成,雖然可以依樣畫葫蘆,而實際未得此中三味。尤其太極拳,同樣一個套路,同樣一個動作,不同的學練年限就有不同深度領悟。
運動量和強度訓練,也是逐步增加,不是一蹴而成。比如抖桿,開始時左、右手各抖20下,稍歇,再各抖20下,抖到100下為一個節,晨昏各抖一節,合計200下。
如此節奏,練到一天抖1000下時,堅持相當一段時日,由量變到質變,功夫會得到穩定積累增長,且不易傷氣力。日后保持經常和適度的練習,使功夫不散即可。
太極拳的練習需持之以恒,不能半途而廢,經常性的練習才能達到養生的效果!
對于中老年則以練拳架、推手、功法為主,姿勢高低大小、運動量都要適度,方能起到練功與養生結合之效。
太極拳養生功效
一、益于中醫疾病
對關節炎、骨質疏松、類風濕性關節炎以及冠狀動脈硬化有一定療效。
二、改善神經系統
神經系統的作用是調節全身各器官功能活動、保持人體內部的完整統一,以適應外部環境的變化需要。
太極拳運動是通過意念和呼吸及動作三者相結合,完善大腦神經細胞,使神經系統興奮和抑制得到平衡,修復神經系統。
三、加強大腦的調節能力
練習太極拳要求心靜,注意力集中,并且講究用意,這對大腦活動有良好的訓練作用。練習太極拳,動作需要完整一氣,由眼神到上肢、軀干、下肢,上下協調毫不紊亂,前后連貫,綿綿不斷,需要有良好的支配和平衡能力,加強了大腦的調節能力。
四、促進血液循環,增大肺活量
練習太極拳時,隨著機體的運動,加強了血液及淋巴的循環,減少了體內的淤血現象。練習時要求氣沉丹田,由于呼吸的加深,從而促進了冠脈循環,加強了心肌的營養。
五、具有健美作用
太極拳的頂懸、沉肩墜肘、含胸拔背、松腹開胯、斂臀等身法要求,加上在練習時的腰部旋轉,使練習者的全身肌肉得到充分鍛煉,保持良好的體型。
長期堅持練習太極拳能保持完美的身材,特別是愛美的女士,太極拳是一項純天然的減肥運動,沒有任何副作用,是減肥的佳產品。
結語:綜上所述,您對人體系統與太極拳運動是否有了一定的認識,常練太極拳能促進血液循環,太極拳氣沉丹田能打通身體經絡,加快新陳代謝,同時還能調節身心健康,提高人們的心理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