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練習太極拳,減少骨礦物質丟失率
據醫學專家研究發現,練習6個月太極拳,能減低負荷肢體(脛骨)的骨礦物質丟失率。另外,練習太極拳能顯著改善肌肉力量及柔韌性,從而達到防治骨質疏松的目的。
常年從事太極拳運動,可對骨骼肌肉運動系統形成良好刺激,有效減少體內骨礦物質的自然丟失,使骨密度多年保持穩定,有效調節骨鈣、血鈣平衡。
3.練習太極拳,有助于骨骼、肌肉和關節組織的健康
太極拳是“動無有不動”的全身性運動,全身各大小肌群和關節都參加活動,因此長期練習有助于使關節運動靈活,改善關節韌帶彈性,增強肌肉堅韌和伸縮力。練與不練,結果大不相同。
練太極拳調五臟壯骨骼
1.鍛煉效果舉例
堅持練太極拳,主要有了下列效果:多年的肩周炎和頭痛病好了。
食欲旺盛,步履輕捷;睡眠時間減少但并不感到疲勞;動作靈敏,精力充沛;對生活充滿信心,富于創造性;情緒穩定、性情溫和,做事有主見,等等。
2.對肌肉的作用
消除僵勁,能使所有肌群和關節參加活動,因而各肌肉單位的負擔就減輕了。
另外,支配肌肉的神經緊張性減小,使血液循環更為良好,肌肉的營養和氧的供應更為充分。
因此有助于防止病態肥胖,防止肌纖維減少和萎縮,保持肌肉的彈性。
3.對骨髂的作用
堅持練“基本的擺動”和套路,可使脊柱和各關節強韌和靈活,矯正它們的姿態。
因此有助于防治頸椎病、關節炎、脊柱異常、神經痛等病,還能給骨髂施加適度的物理刺激,使骨髂逐漸增強。
至于太極拳是否能直接加強骨髂的血液循環,雖然尚不清楚。
但肯定說它有助于使植物神經功能穩定,內分泌腺功能增強,新陳代謝順暢,從而使骨骼的血液循環旺盛,復合礦物質供應增多,使骨骼本身得到增強。
結語:綜上所述,練太極拳可以有效預防骨質疏松,提高骨量和骨密度,增強骨骼的敏感度。老年人練太極拳可以提高身體的穩定性和協調性,大大的降低了摔跌的風險,通過練習太極拳增強身體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