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入門學練單式要弄清其中的拳理拳法,如“攬雀尾”式中的捋法為什么要向自身的左側或右側運行?掤勁向上不能丟,擠勁平行,而按勁向下以及它們之間的攻防關系,都需要在單式的學練過程中來加以解決。
學練單式,動作一定要到位,一舉手、一投足,都要遵循“無過無不及”的原則。既不要過分,也不能不到位。
習練單式是學練太極拳人門的關鍵,要認真細致地準確掌握好每一招每一式,套路的學練定將水到渠成。
五、太極拳套路的串組
有了單式的基礎,將其有效地組合即成套路。組合的原則是,前一式的終結就是后一式的開始。式式如此,連綿不斷,直至結束。
整套演練要氣息順達通暢,動作圓潤連貫,自始至終,勢如行云流水,連綿不斷,松柔自然,一氣呵成。
太極拳入門學習一定要遵循心靜體松,貫穿于始終;意念專一,意動勢隨;連貫圓活,周身協調,表現太極拳的神韻,展現太極拳的功夫;虛實分明,充分體現太極拳的陰陽互換,不斷變化的過程。做到呼吸深長,均勻通順,力求神形兼備。
習練太極拳,原則上要求天天練,冬練三九,夏練二伏,終年不輟,拳練一生,終身受益。
太極拳的技術特點
1、虛靈頂勁豎項
經絡學說有以頭為百脈之宗的說法。練習太極拳時要求頭頂百會穴輕輕上提,好似頭頂上有繩索懸著,從而感覺有虛靈頂勁之意,也稱頂頭懸。
虛靈頂勁可使頭部自然垂直,有利于練拳時的控制平衡和中樞神經對器官機能的調節等。
練習中要保持虛靈頂勁姿勢不松和不僵硬,勁項要端正豎起,做到自然放松,保持立身中正,達到頭正、頂平。
做到虛靈頂勁,才能精神飽滿、意會貫注,保持練習時的動作沉穩和扎實。
2、沉肩墜肘坐腕
肢的三大關節為肩關節、肘關節和腕關節。練習太極拳時在松肩的前提下要求沉肩墜肘,沉肩墜肘有利于軀干的含胸拔背,同時會有身體重心下沉的內勁感覺。沉肩墜肘動作要保持腋下的回旋余地,不要把臂緊貼胸部或體側,還要有微向前合抱的感覺。
坐腕(塌腕)是腕關節向手背一側自然屈起,無論在定勢動作和運轉動作中都須注意坐腕要求。坐腕對各類手法的勁力都有積極作用,如腕部松懈則前臂無力。掌握自然伸展的舒指與坐腕相配合,既有動作形象美感,又有臂部的勁力體現。
練習太極拳對現代人具有陶冶情操的作用,練習太極拳能幫助人們緩解精神壓力,保持愉悅的心情。
3、含胸拔背實腹
含胸是胸廓略向內微屈30度左右,使胸部有舒展,背部有充盈飽滿的感覺。太極拳的含胸拔背是一種身體基本姿勢要求,不是隨動作變化而變動的。
它既能使胸腔上下徑拉長,橫膈肌有更大向下舒展余地,有利于腹式呼吸的深長,又能有助于身體重心的下沉。拔背是當胸向內微含時,背部肌肉往下松沉,兩肩中間脊背鼓起上提,同時略向后上方拉起,使背部肌肉產生一定張力和彈性。
結語:以上對太極拳的虛靈頂勁和頸項松豎做了詳細的講解,相信您在練習中也會按照上文的方法練習。學習太極拳是一個長期堅持的過程,在不同階段,我們都會有不同的體會,太極拳的運動規律是非常巧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