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要把能量儲存到腹部丹田,不要停留在胸部。
3、初學者好是在早上9點之前練習,不宜在中午太陽旺時練習,而且不要太過量。
其實好是有明師指導。如果基礎不好,自己練習風險比較大。因為涉及能量在體內的儲存吸收和運轉。
九采日精月華法采日精法
1.清晨面向太陽,雙掌對太陽意想雙手心各發(fā)出一道紅光,直射向太陽,然后太陽順逆各轉36圈。
意想手中發(fā)出的紅光聚攏太陽的能量,然后再將紅光連同聚集的太陽能由掌心收入身內,經過中丹田時,略停片刻。然后收至下丹田,雙手的動作配合意念。可反復多次。
2.按上勢閉目意想大陽的能量變成火光,從大陽內,直射頭頂。燒遍全身,將身體中的一切不凈燒盡。約5--15分鐘采月華法農歷初八至二十三、有月亮時練止功。月亮升起后,面向月亮。
3.掌心對準月亮(單雙掌皆可),意想月亮之精華源源從雙掌心進入體。約5--15分鐘。
4.按上勢,意想從月亮中沉下一般泉水,從頭頂注入自己身牛.自覺遍體清涼。約5--15分鐘。
收功,注意要意守丹田。
練氣沉丹田讓你成為武林高手
一、內氣與經絡
人的內氣亦稱真氣,是由元氣、宗氣、營氣、衛(wèi)氣構成的,元氣是先天之氣,為腎之動氣;宗氣是由自然界吸入的清氣,貫于心臟,上行于肺,推動營氣、衛(wèi)氣的流動;營氣是由消化得來的水谷之精氣。
經過氣化作用生成血液,行于脈中,營養(yǎng)全身的細胞;衛(wèi)氣是由水谷之悍氣散于脈外,抵抗外來的邪氣和病毒的侵入。經絡是氣血運行的通路,其內聯(lián)臟腑,外絡肢節(jié),構成內外表里,是客觀存在的一個獨立系統(tǒng),氣血通過經絡將營養(yǎng)發(fā)往全身。
二、氣、血、經絡三者關系
人體的三大支柱,即氣、血、經絡。經絡如同鐵路,血液如同養(yǎng)料,氣就如同火車,把養(yǎng)料源源不斷運往全身。中醫(yī)認為氣為陽,穩(wěn)中有降為陰,氣與血是陰陽相隨,互為滋生,互為依存的關系,氣能生血,行血,攝血。
故曰:氣者血之母,氣行血則行,氣滯血則淤,血滯多數是由氣滯所引起的。但氣也依附于血液循于全身,素稱“氣為血府,血能藏氣,以氣為主。”氣和人則安,氣亂人則病,氣散人則死。
從養(yǎng)生角度來說,氣被視為生命之源,是構成維持人體生命的基本物質。《靈樞天年》一書中是這樣說的:“人生之初何其筑為基,保其立為盾,達到氣穩(wěn)中有降雙盈。
增強內氣是習練太極拳的根本
1、意念、形體決定內氣的產生、潛轉與遠行
內氣的產生、潛轉與遠行決定于兩大因素,即意識的干預與正確形體的引導,根據意到、氣到、勁自到這一原理,太極拳的練氣是在大腦皮層統(tǒng)攝諸神經系統(tǒng)的統(tǒng)一指揮下,使全身處于極度松弛的狀態(tài)下。
隨著呼吸的鼓蕩和形體緩慢的運行,促使內臟器官和肌肉有節(jié)律地舒張收縮。太極拳中的虛領頂勁,松肩垂肘,尾閭中正,含胸拔背等要領都直接關系到太極拳身法的正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