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之所以成為世界第一大拳種,受到各國人民所喜愛,就是符合了這種時代變遷所引發的社會需求。太極推手具有較強的養生保健效果,其主要表現在。
1、精神方面
太極推手運動過程中,必須排除雜念,全身貫注地投入于招法轉換過程中,做到靜中有動、動中有靜,只有做到“靜中觸動動猶靜”,才有可能達到”因敵變化示神奇,從而對中樞神經系統起到良好的調理作用。長期演練,可使人大腦清晰、精神振奮、反應敏銳。
2、肢體方面
太極推手過程中,要求兩人雙臂忪柔、纏繞,身體中正安舒,重心穩定,步伐移動矯健、靈活,勁力柔中有叭收發自如,從而增強了身體的柔韌性、穩定性、敏感性以及爆發九達到提高肢體機能,強健體魄的目的。
學習太極推手,需要兩個人一起練習,相互學習與提高。
3、內臟方面
推手過程中,因為招法的轉換必然引起勁力蓄與發的轉換.而勁力的轉換又與呼吸的控制緊密相連。
在太極拳運動中.人們有意無意間多采用逆腹式呼吸法,這種呼吸方式既有利于任督兩脈的通暢,也能夠帶動腹腔內內臟器官的緩慢移,從而起到柔和的按摩作用,進而有利于增強和改善內臟器官的功能及心腦血管系統的功能,達到養生保健的良好效果。
二、技擊訓練價值
太極拳作為中華武術大家庭中的一個優秀拳種.與其他拳 種一樣,實戰技擊技術是其拳法的靈魂,如果喪失了實戰技擊技 術.就成為了一種單純靠肢體運動來增強體質的體育運動形式,也就變成了一種體操。
太極拳在創編過程中,既突出了自己的拳理特點,又吸收了各家拳法之長,因此.具有較強的防身技擊功能。太極推手作為一種對壘技擊形式.對習練者不斷提高太極拳水平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
具體來說主要體現在以下六個方面
1、檢驗套路演練中動作的準確性,提高套路演練水平
太極拳的套路.是以太極拳的技擊技法為基礎編排而成的,除了具備武術套路演練的一些規范要求外,必須將其技擊技法鮮明地刻畫出來,演練者對套路中各種技法的理解和掌握程度,決定著套路的演練水準。
套路演練中,雖然要求眼前無人似有人,但畢竟無人與有人是有明顯差別的,與實戰對壘的差別更大。
一些招法在自己單獨練習時無法驗證其準確性,兩人交手對練,也就是通過太極推手,自己的招法是否正確,精煉程度如何,就可以很直觀地體驗出來,從而進行自我修正,使演練水平得到不斷提高。
2、加深對太極拳拳理、拳法的理解
太極拳“舍己從人”、”隨曲就伸”、”粘黏連隨、不丟不頂”、“引進落空”等技擊理念與法則,以及各種技擊技術。
只有通過太極推手,才能夠切身的體會和掌握,并經過反復錘煉,完成從感性到理性、再從理性到感性的無數次循環,不斷地去感悟、去升華,方可學有所成。
3、增強功力
武術技擊,是需要一定功力做保證的。否則,再巧妙的招法,也無法發揮出其神奇的威力。而武術功力,是需要按一些特定的方式方法進行長期訓練和積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