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學太極拳練習注意事項
速度要均勻
初次學習太極時不能過于著急,要擺好心態,慢慢的學習,俗話說的好,慢工出細活,因此一定要先掌握好基本的要領之后,再適當的放慢速度。
都要從頭到尾保持均勻。打一套“簡化太極拳”,正常的速度是4~6分鐘,有的人慢練,可長達8~9分鐘,但也不可太慢。打一套“武當太極拳”為8~10分鐘, “八十八式太極拳"需要20分鐘左右.
架勢不可忽高忽低
初學時架勢可以高一點,也可低一點,但在“起勢”時就要確定高低程度,以后整套動作,要大體上保持同樣的高度(除“下勢”以外)。體弱者好采用高一點的架勢練習,隨著動作的熟練和體質的增強,再練中型架勢或低一些的架勢。
要適當掌握運動量
太極拳的動作比較緩慢,沒有像其他體育運動一樣那么劇烈,都是非常柔和的,配合動作的運行,上下肢要適當的彎曲,動作渾然一體,下肢是支撐整個身體的重量的,以此相對而言下肢的運動量還是比較大的。
因為打這種拳,一方面要求兩腿分清虛實,體重經常由一條腿來負擔,而這條腿又是在膝關節彎曲情況下來支撐體重的。
另一方面,由一個姿勢轉到另一個姿勢、重心由一腿過渡到另一腿上時要求緩慢,用的時間較長,這就大大增加了下肢的負荷量。
所以,初學的人練完一兩趟“武當太極拳”,往往會感到兩腿酸痛,這是正常的生理現象。堅持練下去,這種腿部酸痛現象,就會消失。
每次鍛煉的時間長短、趟數多少、運動量大小,應根據工作和學習情況及自己的體質而定。一般健康無病的人,運動量可以略大一些,可以連續打一趟或兩趟。
老年人和體弱者要根據自己的身體情況,適當調節運動量,可以單練一組或幾組;’也可以專練一兩個式子如“攬雀尾”、“云手"、“起勢”等;也可以架勢稍高一些,如“弓步”的前腿應垂直,膝蓋與腳尖在一條垂直線上,送時,膝關節彎曲度可略小一些。
患有腰間傷病的人,每次的運動量不宜太大,要注意循序漸進,逐步加大運動量,必要時應征求醫生的意見??傊诔蹙毺珮O拳時,運動量的掌握務要因人制宜,因病制宜,不應貪多求快,急于求成。
要持之以恒
練太極拳和從事其他體育鍛煉一樣,貴在堅持。不僅開始時要積極參加練習,而且一定要堅持繼續練下去。根據自己生產、工作或學習的時間情況,好每天在業余時間能安排一定的時間進行練習。
切不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一曝十寒",或是認為已經練會了,或者感到病情有所好轉,就不再繼續堅持練習。
那樣,不僅不能逐步提高太極拳的技術水平,不能做到精益求精,而且更重要的是不能更好地收到堅持練太極拳增強體質和治病防病的效果。一般情況下,每天在班前、班后或工間操、課間操時間,在本單位的院落、空地都可以練習。
有條件的好能在清晨或晚間,就近到公園、樹林、廣場、河邊、草地等空氣清新和環境安靜的地方練習。如果這些地方設有太極拳輔導站,參加集體學習,收效會更好一些。
另外,初次學習太極的人如果沒有專業的老師指導,可以找一些經常練習太極的人來一起練習,在練習中讓別人指出不對的地方,并反復練習錯誤的動作,直至完整的學會整套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