跪姿、雙重、麻花腳等都失去了中正,造成自身的大部分重量承載在膝關節上,引起膝關節負荷過重而損害。所以練拳時姿勢必須正確。正確的姿勢,來原于正確的方法,也取決于基本功的訓練。
其中加強樁功的訓練,是立身中正、全身松柔、下盤穩固、上下順暢、整體協調的基礎。
此外,還有諸如姿體松柔的訓練、意識的培養與訓練、內外三合的訓練、調身、調息、調心的三調訓練,以及各種手、眼、身法、步等基本功訓練,還有局部和整體和精、氣、神完美統一等問題,都需要練拳者去不斷實踐、揣磨,不斷體悟。
一切不科學、不正確、不合理的訓練方法都會傷害練拳者的身心,當然也包括膝關節。
太極拳的健身養性功能,需要通過科學的養生理念,科學的練習態度和方法去實現。建議太極拳愛好者學一些太極哲學、拳理拳法和人體生理衛生知識,同時找一位明師指導,這樣既能預防膝關節兔受損傷,又有利于練好太極拳。
練太極拳的五大注意事項
一.莫弓過
主要是指屈膝程度不要太過。膝關節本來是做屈伸運動的關節,但在太極拳這種特殊運動形式中,若屈的太過,必遭傷害。
做弓步時,前弓步的膝尖應落在腳面以內,小腿好不要越過與地面的垂直線。許多老一輩拳家都十分強調這一點。
太極拳運動時,過度運作一般是一腿承擔體重一腿運動,若膝關節屈曲太過,形成死角,加之強壓,長期如此必城病變。學者不可不慎。如何才能屈曲不過,關鍵是松腰減臀,尾閭中正,上體豎直,既所謂立身中正。
二.莫扭擰
主要是在轉身時負重扭轉不要過度,腳尖與膝尖不要形成夾角,要始終保持在一個方向上。
三.莫滯勁
行架過程中多是一腿負重,膝關節既要承受自身體重的壓力,還得承受運使勁力的沖擊。所以在主觀上減輕膝關節的“壓力”是十分必要的
四.莫叉勁
凡向前走勁時,勁向必須與腳尖、膝尖平行,三者不可出現夾角。勁力分叉,不但形成勁力的自耗,而且傷神。
五.不激烈
人們在行架之前都有個熱身的過程。有的人采取硬抻、猛壓、快轉、強下等方式是很容易致傷的,特別是中老年人。在膝關節疼痛期間,不但熱身時按摩,練完拳按摩,有腵要多按摩。
初練拳時多由于大小腿運動機能差,勁力充足,膝關節就首當其沖隨受各種打擊,待練習時日一長,腿上的肌肉的收縮張持能力增強,自然就能起到替代和保護膝關節的能力,這時的膝關節就不那么“驕氣”了。
結語:綜上所述,相信您在今后的練習中學會了如何保護膝關節。太極拳是一項健身防病運動,正確的練習太極拳對你的骨骼有恢復作用,還能防治骨質疏松,促進鈣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