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劃分使陰陽概念、陰陽平衡理念在太極拳運動中更具體化, 更富指導作用。
2、太極拳運動動靜結合, 形神兼修
中醫養生提倡動靜結合、形神兼修的養生方式。我國古代長壽老人陸游在動靜結合方面做得非常好, 一生堅持讀書三萬卷, 寫詩萬余首, 但仍堅持每天練劍, 終生不懈, 終享年85歲 。
太極拳運動無不體現了對稱變化,老年人練習太極拳能提高身體的協調性,并能促進鈣吸收,預防骨質疏松。
《黃帝內經》的養生專論《素問·上古天真論》明確提出了“形與神俱”的形神共養觀點, 即所謂“守神全形”、“保形全神”。這說明精神與形體是統一的, 養生必須同時注重形體鍛煉和精神修養 。
在傳統中醫養生術中既有以調形為主的五禽戲,又有以調息為主的放松功。而中醫學推崇的高養生方法是形神共養, 太極拳運動恰是一項結合了“導引術”與“吐納術”發展起來的具有形神兼修、動靜結合特點的養生運動。
太極拳在外主動而養形,在內主靜而養神。其外在的肢體運動講究手、眼、身、步法的協調配合, 整體動作舒緩大方、輕松柔和、連貫均勻、圓活自然。
通過外在的肢體運動能夠使練習者全身放松, 經絡疏通, 氣血流暢。在內則重視精神內斂, 以意導氣, 以氣導動; 習練過程中要求集中注意力, 全神貫注, 毫無雜念, 通過意識的主導作用進行調息、調身的鍛煉。
事實上太極拳的動作節節貫穿, 重心的虛實轉換、剛柔變化、快慢相間、蓄力發勁等都是在意念的指導下進行的。總之, 意念不止, 動作不息體現了太極拳形神兼修,動靜結合的特點, 從而達到內外合一。
練太極拳對睡眠的好處
一、通過調理五臟氣血陰陽的平衡,使人體機能恢復平和,遵循晝夜節律因時入寐
五臟的陰陽失衡會造成失眠,如惱怒煩悶導致的肝郁化火、暴飲暴食導致的痰熱內擾、縱欲過度導致的陰虛火旺、勞心傷神導致的心脾兩虛、遇事易驚導致的心膽氣虛,都會造成失眠。
太極拳身法要求“心靜”“體松”,調身聚氣,使五臟得以平靜的休養。太極拳柔綿連貫、輕靈緩和的動作對內臟有按摩的作用,促進臟腑功能,調理氣血暢通。
現代人每天都要面臨各種生活壓力,身體早已被打垮,在城市里,很多人心理多多少少都些毛病,練太極拳帶您走出灰暗的生活。
太極拳蘊含著道家“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思想,使人的內心返璞歸真,遵守天地的時節,按時入眠。
慢性失眠宜采取慢性調理治療,長期習練太極拳既可增強體質和免疫力,也可以輔助治療失眠。
二、通過調節神經系統恢復正常功能,輔助治療心理、精神因素導致的失眠
飲用咖啡、茶造成的失眠,可通過停止飲用含咖啡堿的飲料在次日恢復正常。暈車、暈船、暈機造成的失眠,可通過平靜的休息恢復正常。因其他病癥如咳嗽、牙痛引起的失眠可通過相應病癥的痊愈而得以治療。
失眠看似不起眼的習慣,但是卻能引起很多疾病,直接的就是三高,再嚴重的神經衰弱,甚至嚴重到正常生活,因此我們不能忽視,睡前練習太極拳有助于睡眠。
慢性失眠則可以通過習練太極拳來治療。中醫認為,使人不能入寐的原因主要有兩方面,情志受傷、五臟陰陽失衡。太極拳通過動靜功法和行氣方式調節和訓練神經系統,促進大腦皮質功能恢復正常,緩解因情緒、心理、精神因素導致的失眠。
結語:綜上所述,練習太極拳能防癌抗衰老,常練太極拳能提高中國人均壽命。太極拳是現代人養生的首選運動,無論是男人還是女人,練習太極拳都有不同的收獲。太極拳的防癌功效非常顯著,癌癥患者練習太極拳能提高身體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