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心態
太極樁功外形要求動作沉穩,速度均勻,舒展大方,開合自然,要求練習者要在一種十分平衡、穩定的心態下去動作。>>>當心做這動作讓你盡失男人本色
尤其是在太極推手中,只有凝神靜氣,心態穩定才能通過皮膚的接觸“聽”到對方的意圖,然后再隨曲就伸,因勢利導奪取勝利。
練習太極樁功的大忌就是急躁和盲動。久而久之,練拳者就會形成穩健老成、善于應變的心理狀態。
太極樁功注重慢練,這也是需要我們保持一個平和的心態。
在當今復雜萬變的社會生活中,只有具備了穩定的心理狀態,才能夠處理好在工作生活中所遇到的一些突發事件。因此練習太極樁功要追求心態的鍛煉。
三是智慧
太極樁功的推手和技擊都強調要以柔克剛,要用四兩破千斤,后發先至等等。總之,無非是要練拳者開動腦筋,善于謀劃,而不去硬碰硬。
太極樁功對待矛盾的態度就是要從側面入手,不去硬碰硬激化矛盾。如太極推手中的走化和引進落空都是這些動腦原則的具體體現。
練習太極樁功要掌握的奧妙在于動腦。就技擊而言,太極樁功的境界是不戰而勝,因此需要一個具有高等智慧能力的頭腦去思考和謀劃。
四是修養
太極樁功是文化拳,它的拳理深奧,涉及的知識面極廣。事實證明,對太極樁功的理論認識了解到什么程度,再通過下苦功夫才能練到什么程度,否則只能是架子。
所以要想弄通練好太極樁功必須提高哲學、文學、醫學、力學、美學、音樂等方面的修養。如:太極樁功的拳理拳論拳譜大都是前人所傳,不懂文言文,難于理解其中的含義,所以必須學習古漢語。
太極樁功的哲理深奧,不學習哲學難以理解陰陽。太極樁功的行功、練功、太極推手中的引化拿發等均與人體的骨骼、脈絡、穴位、關節有關,不掌握醫學力學方面的有關知識就不可能把拳打好、打出內勁,就不可能提高推手的水平。
現代太極樁功作為表演項目很受歡迎,人體的協調動作與音樂的配合又都離不開對美學的音樂的了解。因此研練太極樁功會使人不斷提高自我修養的水平,努力學習掌握更多的知識。
太極拳疏通經絡預防百病
1、太極拳運動道法自然, 平衡陰陽
中醫養生學作為中醫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 以陰陽學說作為理論基礎, 又以平衡陰陽為養生的核心內容。《素問·生氣通天論》謂: “凡陰陽之要, 陽秘乃固, 兩者不和, 若春無秋, 若冬無夏。
因而和之, 是謂圣度。陰平陽秘, 精神乃治。”經文強調“保持陰陽平衡”是人體健康無疾的關鍵, 又是養生論的主旨。
太極拳理論源于道家哲學思想中的陰陽學說,因此,陰陽之道乃是太極拳運動的基礎,也是核心。
因此, 有太極拳家按陰陽特點將太極拳運動平分陰陽, 將柔、吸、引、化、收、蓄、入、來、退、屈、虛、合等列為陰, 將剛、呼、擊、打、放、發、出、往、進、伸、實、開等列為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