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作時,當吸則吸,當呼則呼,一切通暢自然。這一階段意、氣、形的技術特點是“重形不重意”“練形不練氣”。如過早地關注呼吸配合動作,易出現憋氣,對健康不利,對學動作不利。
本階段,應著重用心把握好動作規格,把動作學準確,將功架學扎實,打好形體基礎,這是學好拳的關鍵一步。
二、意識介入呼吸階段
是指在自然呼吸習拳的基礎上,意識適當介入呼吸與動作配合。本階段,拳架應比較熟練,打拳完整協調,連貫圓活,和諧流暢不“斷勁”。
這一階段意、氣、形的技術特點是“以意導體”“以體導氣”“開頭利氣”,形成“先外后內”“以外導內”之拳勢。這時,意識能夠主導整體動作的部分要素,大腦皮層可以兼顧呼吸運動,在意識的引導下,對一些簡單和開合明顯的動作以呼吸配合。
呼吸時,采用“腹式深呼吸”方式,每式動作開始時吸氣,動作完成時呼氣,即“開吸合呼”。并逐步增加在套路中呼吸配合動作的比例。
進而,按動作要領,反復修煉,以形體引導,促關節經穴開啟,達人氣流注,使呼聲吸與動作自然結合,初步形成不完全的“拳勢呼吸”(這時,意、氣與勁、形還不夠協調統一)。
本階段,仍不要太注重呼吸配合動作。正確的做法是,因勢利導,順其自然,水到渠成。切記“意在精神,不在氣,在氣則滯”。
三、拳勢呼吸階段
“拳勢呼吸”是指呼吸與動作(肢體的展收、勁力的蓄發、攻防意識的表現等)緊密配合的呼吸運動,是習拳達到一定程度自然形成的一種呼吸方法。本階段,動作已成正確的“動力定型”,動作規范,已由“以外導內”達“以內引外”的拳法要求。
這一階段意、氣、形的技術特點是“以意御氣”“以氣運身”“重意不重形”。這時,意識已是主導整體動作各要素的主帥,在意識支配導引下,形成呼吸配合動作,動作導引呼吸的有機結合。
真正做到了“意到氣到,氣到勁隨”“內外相合”與神、意、氣、勁、形相統一的、有序的完全拳勢呼吸。
呼吸方法以鼻吸氣,以鼻呼氣或口鼻同時呼氣,不可用口吸氣;呼吸要領為深、長、均、細、緩;呼與吸交換時,有個似停非停,似感弧形的暫短過渡,此時,呼或吸要柔緩、輕細、圓滑的自然換接。
呼吸的基本形式是“氣沉丹田”的腹式呼吸。呼吸的基本規律是“動作時肢體上舉、后收時吸氣,向下、向前時呼氣;動作時肢體上舉、后收時吸氣,向下、向前時呼氣;胸腔舒張時吸氣,胸腔收縮時呼氣;隨勁力蓄收時吸氣,隨勁力發放時呼氣。
在發明勁時,一般采用”腹式逆呼吸“法,先借氣蓄力,再以氣催力。即結合肢體動作,吸氣聚蓄力于丹田;發力時,借助呼氣催促,將內蓄的氣感、勁力爆發出去。
本階段,以拳勢呼吸為主,自然呼吸為輔。太極拳不是按呼吸規律編排的,呼吸與套路結構不可能處處相配合。練養時,絕不能因動作而限制呼吸。應銘記,“氣以直養而無害”。
練太極拳對身體的好處
1、松是放松
肌肉和精神都放松,采取自然站立姿勢,舒適自然。練拳時動作輕柔圓活,不用緊張用力。由于全身放松,血管也就放松,便能促使血壓下降,增強血管彈性,加強心肌的營養,有利于防治各種心血管疾病。
2、靜是安靜、沉靜,全神貫注,摒除雜念
這對調節大腦皮層和植物神經系統的功能獨特的作用,對治療神經衰弱有很好的效果。
3、柔是動作柔和、連貫、不急不躁、上下相隨、內外結合,眼隨手轉、步隨身換
使全身各部位器官有機配合,能提高神經系統的調節功能有和改善各器官之間的協調配合,從而增強人體各方面的功能,促進新陳代謝,提高對外界的適應能力和抗病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