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學太極拳的注意事項
速度要均勻
初次學習太極時不能過于著急,要擺好心態,慢慢的學習,俗話說的好,慢工出細活,因此一定要先掌握好基本的要領之后,再適當的放慢速度。
都要從頭到尾保持均勻。打一套“簡化太極拳”,正常的速度是4~6分鐘,有的人慢練,可長達8~9分鐘,但也不可太慢。打一套“四十八式太極拳”為8~10分鐘, “八十八式太極拳"需要20分鐘左右。
架勢不可忽高忽低
初學時架勢可以高一點,也可低一點,但在“起勢”時就要確定高低程度,以后整套動作,要大體上保持同樣的高度(除“下勢”以外)。體弱者好采用高一點的架勢練習,隨著動作的熟練和體質的增強,再練中型架勢或低一些的架勢。
要適當掌握運動量
太極拳的動作比較緩慢,沒有像其他體育運動一樣那么劇烈,都是非常柔和的,配合動作的運行,上下肢要適當的彎曲,動作渾然一體,下肢是支撐整個身體的重量的,以此相對而言下肢的運動量還是比較大的。
因為打這種拳,一方面要求兩腿分清虛實,體重經常由一條腿來負擔,而這條腿又是在膝關節彎曲情況下來支撐體重的。
另一方面,由一個姿勢轉到另一個姿勢、重心由一腿過渡到另一腿上時要求緩慢,用的時間較長,這就大大增加了下肢的負荷量。
在出現“不順”時,往往是基本要領沒有掌握好,或者有某些部分沒有掌握好,有顧此失彼現象。
出現這種情況時,應該沉下心來逐個去檢查核對,如可以從上到下進行核查,先看是否做到了虛領頂勁,再看是不是能夠松肩沉肘、含胸拔背、氣往下行、圓襠松胯、十趾抓地等,再從總體上看是否做到了周身放松、以意行氣等。
只要反復體會基本要領,就不難找到癥結所在,這樣找出的病因是很難忘記的,那感覺就好像從“山重水復疑無路”的迷茫,一下子看到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前景,使人信心倍增,從而提高了練拳的興趣。
結語:綜上所述,心腦血管是人類的第一殺手,心腦血管對我們的生命活動構成威脅,因此我們要做好預防工作,太極拳是對抗心腦血管的佳方法。練習太極拳打通身體經絡,有效降低血壓、血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