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腦血管疾病是人類第一殺手,其特點是快速發作,瞬間讓人喪失性命。我們對其也是防不勝防,只能做好預防工作。太極拳的好處能打通經絡,活血化瘀,下面我們先跟著太極拳教程學習一下吧!
太極拳對心腦血管系統的保健作用
近幾年,隨著人們對養生要求的提高,太極拳在醫學方面取得了重大發展,經研究證實,練習太極拳能預防心腦血管疾病。
太極拳動作特點
太極拳是由源遠流長的拳術、吐納術、引導術三者結合并根據植于傳統哲學基礎上形成的獨特拳術思想,自古以來被人們作為防病、治病的手段。
太極拳的動作舒展大方,剛柔相濟,連貫均勻,圓活自然,內外兼練,協調完整。太極拳要求“松、靜、柔、勻”。太極拳對心腦血管疾病具有預防和治療作用。
太極拳的創編結合了古代中醫經絡學說,練習太極拳能打通堵塞的經絡,加快血液循環,促進身心健康,是心腦血管的頭號對手。
太極拳動作符合傳統醫學醫理
太極拳吸收了傳統醫學的經絡、引導、俞穴、氣血、藏象等理論,符合醫理,具有健身作用。如太極拳吸收引導的特點,要求呼吸動作配合即“拳勢呼吸”;吸收了經絡的特點,要求“以氣運身”、“以竅運身”、“氣遍身軀”“意到、起到、力道”。
根據祖國醫學的經絡理論,人身有六陰,六陽十二條正經。另有七經八脈。經脈之間,又有絡脈相聯,遍布全身內外。
經絡時練習身體內外的紐帶,可以運行氣血、協調陰陽,陰陽不平衡就會產生身心健康問題。經絡還具有抗御病邪的作用。
現代人為什么容易患上高血壓、高血脂?這些都是因為不健康的飲食習慣和不規律的生活作息時間,加上不愛鍛煉,生命就是被這些不良習慣扼殺,因此,時常練練太極拳提高生命質量。
太極拳動作通過以腰為軸,帶動四肢,旋腰轉背,螺旋纏繞,意想勁力傳遞,勁貫竅穴,布流周身,通任、督,練帶沖脈,促進氣血運行,疏通經絡,起到健身作用。
氣血周流,各毛細血管開放,靜脈、淋巴回流加速,從而減輕了心臟的負擔。意守丹田、氣沉丹田的練習形成了腹式呼吸,此種呼吸方式的形成。
促進了血液循環,加強了心機的營養作用,改善了心臟營養的過程,有助于心臟、血管和淋巴系統的健康,同時由于練拳時身體重心降低,增強了腿部血液循環的功能,也起到了減輕心臟負擔的作用。
太極拳在松靜精微的運動中,外導內引,肌肉放松,血管不受壓迫,血脈通暢。由于意識的作用,神經刺激血管,特別是毛細血管,平時被封閉的微循環系統被打開,既中醫中所說的“掃通經絡”。
絡脈暢通,氣血旺盛,營養充足,廢物被及時排掉,就會增強免疫力,加快新陳代新,津液明顯增多,起到健身作用。如身體有病,“氣”不斷種疾病灶,血液充沛,病患漸除。
太極拳提高微循環水平
微循環是溝通人體動脈和靜脈循環橋梁,起到輔助供血及回流作用。人體手指指甲根據皮膚褶皺部分(甲襞)的微循環狀態可半定量表征,甲襞微循環與一些重要疾病如心、腦血管疾病有明顯的關聯。
微循環功能良好,使青少年精力充沛、機能旺盛,老年人健康長壽。實驗研究表明,練拳后教練員組指端溫度平均升高7℃,學員組約升高3℃,顯然打太極拳是否熟練,對改善人體微循環影響很大。
長期連全能有效地改善微循環,提高適應外界氣候變化的能力,提高心血管系統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