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式簡化太極拳保健作用
鍛煉神經系統,提高感官功能
練習太極拳要求心靜用意。練拳時大腦皮質運動中樞和第二信號系統處于高度的興奮集中狀態,而皮質的其他大部分地區則處于抑制狀態,這些對于某些慢性疾病患者十分有益。
因為打破了病理的興奮灶,修復和改善了高級神經中樞的功能,某些局部的病灶也就逐漸減輕或消失了。練習時的眼隨手轉和推手中的推蕩往來,有助于視神經和皮膚反應能力得到提高,使之感覺靈敏。
有助心血管系統健康
練習太極拳要氣沉丹田,腹式呼吸時膈肌和腹肌收縮與舒張,促進血液循環。
同時,肌肉活動時毛細血管充分開放,加速靜脈和淋巴的回流速度,改善微循環,從而減輕心臟負擔。從整體上改善心臟營養過程,有助于保持心臟、血管和淋巴系統的健康。
增強呼吸機能
深長細緩的呼吸特點,對提高肺臟的通氣和換氣功能有良好作用。所以長期練習者,呼吸頻率會減少,肺活量和呼吸差會增大,從而增強呼吸機能。
促進物質代謝
神經系統對內臟器官調節過程的改善,對腸胃也起到按摩作用,促進肝內血液循環,增強腎上腺素的分泌功能,改善體內的物質代謝。長期練習太極拳可以增進食欲,促進消化,降低膽固醇含量和軟化動脈。
加強肌肉骨骼系統系統運動
太極拳動中有靜、靜中有動的弧線動作時全身個肌肉群和肌肉纖維運動加強,使之柔韌而有彈性。
時關節囊和關節韌帶在肌肉的牽拉運動中得到良好鍛煉,加強了關節的穩固性、柔韌性和靈活性。特別對老年人來說,對防止老化和保健起到積極作用。
按照中醫的角度來說,太極拳的理論和練習對暢通經絡、刺激穴位都十分有益。
24式簡化太極拳提高免疫力
陰陽自和能力,抗病康復能力
人類機體本身每時每刻都處在致病因素的環境中,由于這些環境影響機體,而機體每時每刻都在為適應這些環境而在調整著自身的陰陽平衡。這就是中醫病機學說的正邪相爭、陰陽平衡說。
中醫稱致病因素為邪氣,機體調整陰陽氣血平衡的能力為正氣。一個人受到病邪的侵襲,由于體質稟賦和病人當時的陰陽狀態的不同,其表現出不病--病--健康的過程也不同。
依靠自身機體的正氣,調整陰陽相對平衡而不得病,或得病后能夠及時地使陰陽氣血恢復相對平衡狀態的能力,中醫稱為陰陽自和能力,《內經》稱之為正氣,相當于西醫所說的抗病康復能力。
事實上,藥物、針灸、按摩、營養等治病手段,也只是培補人體正氣、增強陰陽自和能力,調整陰陽氣血相對平衡,實現治病康復。由此可見,培補正氣和平衡陰陽就是提高人的抗病康復能力和免疫力。
養生太極拳,提高陰陽自和能力的自我修煉技術
養生太極拳就是通過練拳養氣,行氣通經,平衡陰陽,協調五臟,來提高自身機體的陰陽自和能力,即西醫所說的抗病康復能力和免疫力的自我修煉技術。
動功入門,培補正氣
動功入門,就是學拳強調“練”,要 "學一式、練一式,學練結合,以練為主"。
練拳是運動。運動能動搖肢體、活動關節,以強壯筋骨肌肉。練養生太極拳除了能強壯筋骨肌肉外,還能培補正氣。
養生太極拳動靜相生,虛實剛柔,有變有常,是一種科學的健身運動。
練養生太極拳,能發動機體多層次結構(系統、器官、組織、細胞、分子)的運動,以吸收天地之清氣,與谷氣并而充養全身,能促進機體內精微物質(精)化生為"氣"。"動而生陽",這種科學運動而化生的氣是為"陽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