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對身體神經系統的影響
1、對呼吸系統功能的影響
大量的研究表明,通過太極拳的練習能夠有效地增大肺活量,并對各種呼吸系統疾病有良好的治療作用。
因為在太極拳的練習時,所采取的呼吸方法是非常符合人的生理特征的。
根據北京體育大學生理教育研室在太極拳遞增負荷運動的實驗中,發現男女太極拳運動員大攝氧量絕對值﹑相對值和大攝氧利用率,均比長拳和南拳運動員高,這提示太極拳運動對呼吸系統功能的提高有良好的作用。
2、運動系統功能的影響
練習太極拳時,要求四肢“節節貫穿”,“一動無有不動”,下肢虛實分明,并將重心緩慢而連續不斷地轉換,各種步法的單腿支撐動作以及青少年進行架勢套路練習和功力訓練。
均能提高腿部的支撐重點和平衡能力以及下肢肌肉的力量,對肩﹑腰﹑關節瘀血等疾病均有防治作用。
同時,在練拳時肢體放松,有意識的將肌肉﹑關節和韌帶伸展拉長,使肌肉﹑關節﹑韌帶的韌性有較大幅度的提升。
3、促進心理健康
現代醫學認為消極的情緒容易致病,積極的情緒能防病延年。太極拳強調松靜﹑自然,以意識指導動作,要求“意到身隨”﹑“內外相合”﹑“身心皆修”,使人進入無慮﹑無我的閑怡境地。
能消除心理疲勞﹑保持情緒開朗﹑樂觀向上的心態,再配上典雅優美的音樂,整個身心得到極大的享受。
老年人打太極拳的好處
1、打太極拳由于動作緩慢,動作幅度可控,可以鍛煉心肺能力,能夠使呼吸自然、細長、慢均。
2、由于速度緩慢,動作柔和,從而使人體的微循環得以擴張,可以有效的鍛煉身體各部位。
3、太極拳可以有效的預防老年人骨質疏松和心血管病,太極拳可以協調身體動作,能夠防摔跌。
4、“太極拳以靜御動,雖動猶靜,故架子愈慢愈好”,這話說的是太極拳緩慢的特點,道出了防跌的功能。
太極拳動作如抽絲,行步如貓行,小心翼翼,步步為營,久而久之,習拳者自會養成謹慎小心的良好習慣,如遇危急也不慌張急躁。有了良好的心理素質與習慣,行路處事也就輕盈自如,不易跌倒。
5、太極拳術以分虛實為第一義。正如人的走路,左腳實則右腳虛,右腳實則左腳虛,一前一后、一虛一實,邁步前進。
習拳者久經鍛煉,更能應付緊急。如前腳踩于香蕉皮,必然打滑虛空,后腳坐實,就如樹根緊扎大地不為所倒。再有,久練太極拳者拳架特低,根據物理重心低則穩,就更不易摔跌了。
6、練習太極拳還有緩解關節疼痛、減輕疲勞、強健筋骨、提高人體伸展和平衡能力等,還能改善心態,減輕精神壓力。
結語:綜上所述,技擊是在太極拳的基礎之上形成的,因此太極拳的基本功非常重要,習技擊,首先要練好太極拳中勁的運用,要做到氣沉丹田,因為丹田是人們力量的集合地,通過丹田爆發體內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