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擊是太極拳境界提升表現,也是每個習武之人的追求。太極拳的好處是強身健體,同時還有防身的作用。跟著太極拳教學學習你會發現太極拳是門博大精深的學問。下面我們先學習一下太極拳教程吧!
太極拳的技擊哲理及養生作用
練太極拳必要學習技擊,技擊是太極拳的檢驗階段,通過練習技擊,能夠領會太極拳的要領。
以柔克剛
太極拳作為武術,與其他拳術相比,有著獨特的技擊特色。其主要的特色是以柔克剛。
以柔克剛包含了以靜制動和以弱勝強的特點。王宗岳的《太極拳論》說:“察‘四兩撥千斤’之句,顯非力勝,觀耄耋能御眾之形,快何能為。”以柔克剛正是《道德經》所強調的一點。
在技擊中,重要的是以柔克剛,要做到柔中有剛,剛中有柔,這是練技擊重要的核心。
老子說:“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強則滅,木強則折”。一般地說,柔弱的東西代表新生,充滿生機;剛強的東西代表盛大,失去生機。
柔弱的東西含蓄,具有韌性;剛強的東西顯露,具有脆性。柔弱的東西持久;剛強的東西短暫。“抽刀斷水水更流”、“滴水穿石”等等都說明了“柔勝剛”的道理。
太極拳的技擊和盤架子一樣,具有松、柔、圓、緩、勻的特色。中正安舒,輕松柔和的動作能使內氣無微不至地運行,同時能使神意主導吞化和發放。太極拳以柔為主的技擊藝術與其他的技擊藝術相比,有著非常明顯的區別。
太極拳屬于武術中的內家拳,太極拳與外家拳有很多的不同之處,大致可分為以下四點。
第一,太極拳不使拙力,重意不重力,不跳跳蹦蹦,始終是體氣平和的;
第二,太極拳以靜制動,練拳時一直保持身心松靜的狀態,應變時也是保持以靜制動的狀態;
第三,太極拳以柔克剛,也就是柔柔韌韌地不用力,就能戰勝力氣很大的對方;
第四,太極拳能以弱勝強,在年歲體質相差很懸殊的狀況下,弱者可以戰勝強者。
何謂“引進落空”
就是引動交手對方的重心,使其失去平衡,為我的取勝創造條件。
其技藝以“柔弱”為前提。“柔弱”者能麻痹彼方,促使彼方造成錯覺,率先行動,過早地暴露重心和弱點。這樣,主動者就給被動者創造了擊敗自己的條件。
“吾不敢為主而為客,不敢進寸而退尺”(《道德經》69章)。“為客”不是為客而客。“退尺”不是為退而退。“客”和“退”只是一種現象和手段,其目的是為了讓彼方造成過失,讓己方取得“我順人背”的優勢。
可見,老子所說的“客”與“退”,其本質是為了掌握主動權。太極拳以“柔”為主的指導思想與老子的論兵思想同出一轍。
“引進落空”的條件之一是需要有靈敏的“聽覺”。為了取得主動權,彼方總是不間斷地調整自己的重心和勁點,因此我方必須先于彼方掌握變化的動態。倘若稍有疏忽,就將陷于盲目,從而失去“引進落空”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