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是一項柔和緩慢的養生運動,每天練習太極拳教學可以達到健康長壽的效果。太極拳的特點陰陽變化、虛實轉化,能提高身體的協調性、穩定性,可延遲身體衰老。下面我們先學習一下太極拳教程。
太極拳的四大養生機理
有好多人都有這樣的疑問,太極拳動作那么慢,比劃比劃難道就能健身。小編告訴您完全能達到健身效果,而且這也是太極拳的運動優勢。
1、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是中國哲學的古老命題,也是能充分代表華夏文明文化特色的思想模式。天人合一的實質是天人和諧,包含有天人,體,天人相應,天人互感等概念,這些理念在中國傳統保健養生體系中得到了充分的體現。
在太極拳的練習過程中,就非常重視自我與自然的和諧共存。
太極拳健身是科學性的,近幾年,許多科研人員通過驗證,發現練太極拳的人身體機能得到提高,同時練拳的人越練越年輕,出現“逆生長”跡象。
2、形神兼備
形神關系是傳統哲學、宗教和自然科學界常涉及到的重要范疇。形指形體.即臟腑身形,神指以五神五志為特征的心理活動。二者是人作為生命體的兩大要素,缺一則不成其為活著的人。傳統養生非常重視形神共養,太極拳就更注重形神合一。
3、伸筋
早在《易經》 中,就有“筋”一詞,《易·系辭》 說:“筋乃人身之經絡骨節之外廠肌肉之內,四肢百骸,無處非筋,無非絡,聯絡周身通行血脈而為精神之外輔。”由此可見初的“筋”是指廣泛分布于身體各部分的經絡。
其實中國民間的許多俗語早已將“健康”“壽命”與“筋長”緊密聯系起來。比如:“運動強筋骨,吐納良肺腑”“老人多搖扇,筋骨更舒展。”
研究證實,練太極拳能使身體每個部位都延遲衰老,而且練太極拳能增加骨質密度,防治骨質疏松。
“老筋長.壽命長!”“筋長一寸.壽延十年。”這些俗語聽起來很樸素,卻有深刻的醫學內涵,是數千年來中國民間養生保健經驗的口頭傳承。縮是人體衰老的原因,也是人體衰老的結果。
人老了,眼花耳聾,腰駝,背弓,腿僵,渾身沒勁。相反你看見一個高齡人,眼不花耳不聾腰不駝,背不弓,腿腳靈活,渾身輕松,你一定會相信他還能活很長時間。
從中醫角度看,衰老與氣虛衰,氣血失常有關。而十二經筋,不僅連綴百骸,還分布眼、耳、口、鼻、舌、陰器等部位,對這些器官功能活動起著維系作用。所謂“骨正筋柔,氣血自流”,自然會讓人的五官等緩衰老。
4、拔脈
這里拔脈是指加深呼吸、拉長氣脈。
太極拳的養生八大功效
1、呼吸方式科學
太極拳強調腹式呼吸,不管是用自然呼吸還是拳勢呼吸都強調腹式呼吸。呼吸還配合意念,就是吸氣時內氣沿脊椎督脈上行,呼氣時內氣沿前胸任脈下沉,小腹則是吸凹呼凸。
種呼吸鍛煉擴大了肺活量。科學實驗表明,肺活量的大小與力量的大小及生命長短成正比。諸如人體處于睡眠狀態叼深、細、勻、長的必是強健者.而呼吸短促無力或長、短不勻者非病即弱無疑。
呼吸波的長短、粗細是一個人體質強弱配志。所以說太極拳健身在呼吸上很是注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