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癥病人的康復初期是在診療中經過放療、化療后人體極度虛弱,適度的鍛煉是必須的。<<<長時間做這運動短命十年
柔和輕靈的太極拳鍛煉是癌癥病人康復期的練身好方法之一,因為它是文雅、柔和、輕靈而不需要用太多力氣的內外結合的運動。太極拳對癌癥患者的康復有一定的療效。
太極拳鍛煉并不是特異性療法。太極拳可以改善人體整體機能狀態,提高人體素質。太極拳的作用機理是復雜而又全面的。它通過不斷加強正氣促進病殘機體的康復,使機體更加強壯。主要是通過加強人體自我調節機能,提高免疫機能和防御能力。
太極拳療法是通過全身運動,修復陰陽平衡來發揮作用。太極拳是全身運動,不設局部性,它可以使全身從上到下,從內到外都在運動。
所謂“以心行氣”,“以氣運身”,我們看不見太極拳的運動機理;所謂“往復須有折疊,進退須有轉換”,這是我們能看到的效果。按照其每日有規律的運動方式,從而增強體質,提高抗病能力,以達到強身康復的目的。
癌癥患者可以考慮以太極拳為主要的體能康復訓練,因為太極拳既不傷害身體,而且可以調理身體,也不是劇烈運動,堅持每天鍛煉,從而可以提高身體素質。
練太極拳健身原則
1、松是放松,肌肉和精神都放松,采取自然站立姿勢,舒適自然。練拳時動作輕柔圓活,不用緊張用力。由于全身放松,血管也就放松,便能促使血壓下降,增強血管彈性,加強心肌的營養,有利于防治各種心血管疾病。
2、靜是安靜、沉靜,全神貫注,摒除雜念,這對調節大腦皮層和植物神經系統的功能獨特的作用,對治療神經衰弱有很好的效果。
3、柔是動作柔和、連貫、不急不躁、上下相隨、內外結合,眼隨手轉、步隨身換,使全身各部位器官有機配合,能提高神經系統的調節功能有和改善各器官之間的協調配合,從而增強人體各方面的功能,促進新陳代謝,提高對外界的適應能力和抗病能力。
4、深是呼吸勻細深長,沉靜穩定,氣沉丹田,加強呼吸深度,保持肺組織彈性,增加肺活量,對增強呼吸系統功能和幫助肺結核患者康復,有良好的作用。
練太極拳牢記六個要點
1、習練太極拳要有良師之指導、好友之切磋,而緊要者,是逐日自身之鍛煉
終思無益,不如練也。若能晨昏無間,寒暑不易,一經動念,即舉習練,無論老幼男女,堅持數年,必有益處,甚者會有階段性的成功。單靠看光盤或是書籍,其內在的許多就會無從知曉,或是僅知其表,我們期盼的是知行合一,表里如一。
2、習練太極拳之程序,先練拳架,其次推手,再則器械
練拳架時應注意內外上下,內者,即所謂用意不用力;外者,即周身輕靈,節節貫穿,由腳而腿而腰,沉肩曲肘;下者,即氣沉丹田;上者,即虛靈頂勁等是也。初學之時,先此數句,朝夕揣摩,而體會之,一招一式,總須仔細推求,舉動練習,務求正確。
3、習練過程中,周身骨節,均須松開自然
其一,口腹不可閉氣;其二,四肢腰腿,不可起強勁。此二句,學內家拳者,類能道之,但一舉動,一轉身,或踢腿轉腰,其氣喘矣,起身搖矣,其病皆由閉氣與起強勁也。
頭部不可偏側與俯仰,若有物頂于頭上之意,切忌硬直。目光雖然向前平視,有時當隨身法而轉移,補身法手法之不足也。口似開非開,似閉非閉,口呼鼻吸,任其自然。
如舌下生津,當隨時咽入,勿吐棄之。身軀宜中正而不倚,脊梁與尾閭,宜垂直而不偏。
但遇開合變化時,有含胸拔背、沉肩轉腰之活動,初學時更須注意,否則日久難改,必流于板滯,功夫雖深,難以得以致用矣。兩臂骨節均須松開,肩應下垂,肘應下曲,掌宜微伸,手尖微曲,以意運臂,以氣貫指,日積月累,內勁通靈,其玄妙自生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