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通過氧氣運輸組成細胞和供應細胞活動所需的營養物質,包括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以及鹽類等;
三是排泄功能
細胞的代謝產物,如肌肝、肌酸、尿素等通過血液循環運送到腎臟排出體外;
四是調節功能
主要是維持細胞外液理化性質的穩定方面,起重要的調節作用,一方面調節血液中的酸堿平衡度,另一方面內分泌腺分泌的激素,以及生物催化劑一酶等,也是通過血液循環運送到機體各部位,以發揮他們的調節作用;
五是體溫調節功能
因人體組織的導熱性很差,身體不同組織的熱量,也是靠血液循環運送體表組織而散發出去;
六是防御功能
血液中含有白細胞和各種免疫抗體,當細菌和毒素浸人人體時,有的可被白細胞吞噬分解,有的可被抗體凝聚、沉淀或溶解,以清除細菌或病毒對人體的侵害。
人們在鍛煉時,由于人體各部位肌肉和關節的放松活動,一張一弛,使各毛細血管開放,靜脈淋巴的血液回流加速,因而減輕了心臟的負擔。
另一方面有些鍛煉形式如太極拳采用的是腹式呼吸,呼吸時橫隔肌和腹肌的收縮和舒張,使腹壓不斷改變,這樣,就能夠有效提高心臟營養血管的功能,加強心肌的營養作用,有助于保持心臟、血管和淋巴系統的健康。
況且橫隔肌的一升一降和胸腹腔的一張一弛,可以促進肝臟、腸胃的蠕動,使腸、胃、肝、腎都發生適當運動,促進肝、胃的血液循環。
提高腸胃的消化吸收能力,增強腎上腺素的分泌功能,改善體內物質代謝,增進食欲,降低血液膽固醇含量,增加血液中的白蛋白含量,對預防動脈硬化,降低血壓都有明顯效果。
第三、堅持練太極拳有利于提高人體的免疫功能
人體有六大免疫器官,包括脾臟、胸腺、甲狀腺、腎上腺、淋巴結、粘膜屏障,他們構成了人體整個免疫系統。太極拳鍛煉,對于增加人體粘膜中分泌型免疫球蛋白液,提高對病毒細菌的殺傷力,都有明顯的效果。
太極拳強調“三調”調心、調身、調息,在內外松靜的前提下,只要身法正確,配合腹式深呼吸,久練之后,就會逐漸打通任、督二脈,形成小周天,任、督二脈一旦打通,口內就會源源不斷的分泌唾液。
而唾液中的分泌型免疫球蛋白含量較高,這被道家稱為“金丹玉液”。醫學家認為:人體唾液中的分泌型免疫球蛋白含量高,對入侵的病毒、細菌可以發揮較好地排除化解作用。
國內有人通過實驗發現,練15分鐘太極拳后,唾液中的分泌型免疫球蛋白可以增加10% mg , 而一個人身體衰老,癌細胞聚積的主要原因是免疫功能退化,尤其是免疫細胞中起主導作用的T淋巴細胞的數量減少,活性下降較為明顯。
據說,60歲以上老年人中T淋巴細胞的活性還不到10歲兒童的二十分之丁。由于免疫功能的降低,機體抵抗力下降,正不能壓邪,因而,一些老年性疾病便隨之增多。而堅持太極拳鍛煉則不愧為中老年人提高免疫力的靈丹妙藥,戰勝癌癥的有效途徑。
癌癥患者練習太極拳的注意事項
1、動作姿勢要正確
太極拳動作姿勢的基本要求是虛靈頂勁、含胸拔背、松腰斂臀、沉肩墜肘、舒指坐腕、尾閻中正。
在練習的時候如果動作不規范,就不僅會影響你的發揮,還會影響你的體悟內在感覺。
2、技術動作要規范
規范的太極拳技術要求氣沉丹田、圓襠活髖、內鼓外安、運動如抽絲、邁步如貓行,各種基本技術動作要做到起點準確,運行路線清楚,止點到位,動作連貫,上下相隨,手眼配合,從而使身法自如。
3、運動量堅持循序漸進
太極拳極為關鍵的是體悟,貪快貪多對體悟是不利的,過度的運動量會導致體力不支,動作變形,影響“內聽”身體內部感覺,甚至可能形成錯誤的體悟感覺。
4、專業人士指導
練習太極拳的時候一定要在專業人士指導學拳,包括極為重要的幫調樁,糾正動作,指導體悟內在感覺。
結語:綜上所述,練習太極拳能防治各種疾病,特別是對癌癥的防治手段非常明顯。癌癥患者常練習太極拳能提高身體免疫力,破壞癌細胞生長環境。對于現代都市人們來說,太極拳不僅是他們的養生運動,更是一種心態調整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