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轉落步手下撞,提膝進步變右沖。
海底翻花
海底翻花左右轉,雙手開合變化靈。
搖手捶、掃膛腿、掩手捶
掩手捶仍前法勁,掃膛腿先右隨棚。
彼引我手向后退,右手沉轉步跟蹤。
左擠震腳變轉捋,左腳前掃穩而靈。
調步倒掃成斜馬,掩手肱捶又一重。
右拳炮捶、左拳炮捶、進步側靠、掩手捶
拳炮捶先左側棚,因彼接手進步封。
退捋彼再變左擠,左轉調步手擠棚。
轉身立變進步捋,右擠就在一轉中。
左退捋變右進捋,左右雙練式非重。
左擠雙手被人封,左轉側靠化變攻。
彼如擠化我躍轉,掩手捶要擊肋胸。
陳式太極拳小家的概述
陳式太極拳的訓練講究以大圈收至小圈、小圈收至無圈為登峰造極。歷史上陳式太極拳并無大、小架型之分,而是在訓練方法上,師傅為了使徒弟盡快入門,把架型放大,讓徒弟先從大圈、外圈入手。
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當徒弟掌握了畫圈走圓的運動規律之后,再逐步由大圈過渡到小圈、外圈過渡到內圈,形成勁路沿軀干和四肢變化所傳遞的螺旋纏絲勁,達到外形上不見圈的高級境界。
隨著太極拳的發展,后人為了區分陳式太極拳的不同練習方法,拳術上出現了大架、小架(大圈、小圈)之稱。大架拳手也要講求將圈逐漸收小,小架訓練也開始講求將圈放大,兩者的訓練過程基本相同,因此有“大架不大,小架不小”之說。
陳式太極拳武術拳種今天流傳于世的為主的有3個系列。我們叫做系列比較好,因為它們還不像其他種類的太極拳那樣成其為分支拳種。大架新架,大架老架,小架3個系列。
拳理拳論都一致,理論上全都是陳家溝從陳王廷,陳長興,陳有本,陳鑫一脈相承的。拳譜大致相同,差異極小。有書為證的是陳鑫《陳氏太極拳圖說》的拳譜。拳譜上列了64個式子,實際的大架小架都是根據這些式子的組合。
只是陳發科加了3式,作為“繼承捍衛和發展了”。但是三個系列的動作,步法,手法和發力在很多式子上都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