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練習陳式太極拳要注重理論學習
練習陳式太極拳不僅要注重動作技術,還應該重視對陳式太極拳的傳統理論的學習和研究。只有掌握了正確的太極拳理論,才能用它來指導技術實踐,才能進一步提高陳式太極拳的技術水平。
反過來,通過動作的練習來體會和感悟太極拳理論,也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正確理解陳式太極拳的理論和加強陳式太極拳的動作演練是全面提高陳式太極拳技術過程中相輔相成、互相促進的兩個方面,兩者是缺一不可的。
第五、練習陳式太極拳要注重個人修為的培養
太極拳養生是指要通過習練太極拳來全面提升生命的存在質量,它不僅包含防病、治病、健身的內容,還包括修身養性的深層涵義。
學練陳式太極拳,不僅要注重防病、治病、健身,還應該注重個人的修為。在陳式太極拳的傳統理論中,包涵了許多優良的哲學思想。
其中,一些哲學思想不僅對提高技術具有指導意義,而且可以超出指導技術的范疇,延伸到個體指導為人處事、修身養性的現實生活當中。
例如:“立身中正”“內外兼修”“剛柔相濟”“動靜結合”等等這些都是陳式太極拳理論中具有代表性的文字,如果把它們與為人處事、修身養性聯系起來,也會有極其重要的現實意義。
“立身中正”可以指導人們為了堅守一些原則,不能偏離為人宗旨;“內外兼修”則可以提示人們德才兼備,既要注意內在知識的積累,又要加強外在能力的提高。
“剛柔相濟”可以告訴人們處事既不可過剛,也不可過柔,“剛柔相濟”方能大成;“動靜結合”可以勸誡人們不要以一時之得而喜,更不要以一事之失而憂。
應該以動靜、發展的辯證思想來看待世事,如此人生才不會患得患失、心境才能平和,人生才能過得快樂。
具體到身體各部位的要求如下
1、頭頂正,不可以歪脖,不要仰臉,也不可勾頭。目光平視,下頜微向里收,這樣就比較容易做到虛領頂勁。
2、注意含胸,這有助于背部的脊柱放長。臀部下斂(但不是指重心下墜),不可突出臀部,有助于尾閭中正。于是,相應于頭部,就有了上下對拔之意。
3、四肢自然舒展放長,注意不可完全伸直,應該讓關節保持適當彎曲。手臂做上舉動作時,千萬不要忽視沉肩墜肘。
4、手掌掌心微凹,手指不可曲攏,也不可完全伸直,五指不需要并得太緊,也不要過分叉開,目的是為了讓勁能夠放長,到達指尖。
5、運動時肩、肘、腕要節節貫穿,才能夠收放自如。腰部為全身主宰,猶如機械裝置中的主傳動輪軸。兩足則是人身體的根基,就象一棵大樹的樹根,樹根如果不牢,遇到大風就容易被吹倒。
6、應當時時留心的一件事:沉胯開襠。實際上,沉胯則自然開襠。做到開襠,勁就可以沉下去。
7、從身法整體角度看,務必要做到三合,即肩與胯,肘與膝,手與足上下照應。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讓周身運動時成為一個整體,要知道太極拳的螺旋纏絲勁是周身的協調運動,應當避免做動作時顧此失彼。
馬虹太極拳發勁的學習方法
1、力求肢體外形正確,按外形要求檢查自己,這個階段是肢體動作引動內氣,所以練好拳架很重要。
2、動作協調后,自然會進入到一個更高的階段,這時要求內氣催動外形,古拳譜中說:“以心行氣,以氣運身,內氣不動,外形寂然不動,內氣一動,外形隨氣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