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初學太極拳時速度宜慢不宜快,熟練掌握后,速度要始終保持均勻。一套“簡化太極拳”正常的速度是4到5分鐘。
3.初學時架勢可以高一些,但整套動作大體上要保持同樣的高度(除“下勢”外)。
4.要掌握適當的運動量,因人制宜,因病制宜,不可貪多求快,急于求成。
5.要循序漸進和持之以恒,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太極拳對神經系統的好處
1.鍛煉神經系統提高感官功能
練習太極拳要求心靜用意。練拳時大腦皮質運動中樞和第二信號系統處于高度的興奮集中狀態,而皮質的其他大部分地區則處于抑制狀態,這對于某些慢性疾病患者十分有益。
因為打破了病理的興奮灶,修復和改善了高級神經中樞的功能,某些局部的病灶也就逐漸減輕或消失了。
練習時的“眼隨手轉”和推手中的“推蕩往來”,有助于視神經和皮膚反應能力得到提高。
2.有助于心血管系統健康
練習太極拳要氣沉丹田,腹式呼吸時膈肌和腹肌收縮與舒張,促進血液循環。
同時,肌肉活動時毛細血管充分開放,加速靜脈和淋巴的回流速度,改善微循環,從而減輕心臟負擔,有助于保持心臟、血管和淋巴系統的健康。
3.增強呼吸機能
深長細緩的呼吸特點,對提高肺部的通氣和換氣功能有良好作用。長期練習者,呼吸頻率會減少,肺活量和呼吸差會增大。
4.促進物質代謝
神經系統對內臟器官調節過程的改善,對腸胃也起到按摩作用,促進肝內血液循環,增強腎上腺素的分泌功能,改善體內的物質代謝。
長期練習太極拳,可以增進食欲,促進消化,降低膽固醇含量和軟化動脈。
5.加強肌肉骨骼系統運動
太極拳動中有靜、靜中有動的弧線動作,也使得全身肌肉群和肌肉纖維運動加強,使關節囊和關節韌帶在肌肉的牽拉運動中得到良好鍛煉,加強了關節的穩固性、柔韌性和靈活性。
太極拳的練習對于暢通經絡、刺激穴位等都十分有益。
有的項目到了一定年齡作不了。比如武術長拳,有的全國或世界武術冠軍,年輕時體力好的時候拿冠軍,但一過鼎盛時期,到一定年齡,彈跳力等體力一差就不行了,很多人身體上還留下傷病,就難以象以前那樣練習了。
太極拳平平穩穩,年齡大了更適合,比較容易接受。
結語:綜上所述,太極拳已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運動,現在人身體多多少少都有點疾病,練習太極拳具有明顯的改善。經常練習太極拳不僅能放松身體,還能降低慢性病的發生,對內涵的修養也有很大的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