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從練習太極拳的人群里可以發現,練拳的人不僅看上去很有朝氣,而且每個人的氣血非常好。太極拳的好處就是能給身體補充氣血,太極拳的特點能夠加快身體的微循環。下面我們先學習一下太極拳教程吧!
練太極拳給你的身體補氣養血
太極拳能補氣血是由它的運動特點決定的,無論是哪家太極拳,都有共同的特點,就是緩慢柔和、連綿不斷、圓形運動。這個運動特點非常符合生理和心理的運行,使氣血更通暢、百病不生,達到延年益壽的效果。
從心理方面來說,一個人的心理是否健康,直接會影響到生理上的功能。心理健康主要是道德修養、心態平衡。太極拳講究修身養性,其實就是道德的修養,一個修養好,道德情操高尚的人,在生活中就能經常保持平和的心態,有益于生理功能上的平衡健康。
太極拳在練習中要求心靜、意專,時時刻刻想著練拳,這樣就能調整自己的意念,達到修身養性的效果。現代人由于生活節奏緊張,造成了精神緊張,長此以往,人就會處于疲勞的亞健康狀態。緩慢柔和的太極拳能調節人緊張的神經,使人恢復精力。
從生理方面來說太極拳能改善人體的神經系統、內臟器官、骨骼肌肉等方面的功能。練習太極拳對身體的新陳代謝的作用很大,新陳代謝是一個人年輕的標志。
太極拳在練習上要求身正、體松、心靜,其中身正是人體的一個基本狀態。身正,就能保持脊柱、腰椎、胸椎等骨骼處于中正不偏的狀態,從而使人體的肌肉骨骼達到平衡狀態;體松、心靜,則肌肉不緊張,氣血暢通無阻。
人體的許多病變,如椎間盤突出,都是由于脊柱彎曲,壓迫神經、肌肉,造成循環不暢而產生的。太極拳要求虛領頂勁、立身中正、精神放松,使人體處于正常的生理狀態,這樣就能保持人體生理機能的健康。
再有,人體在運動中,運動神經興奮,就能抑制病灶神經,長久地鍛煉,就能健身祛病。
綜上所述,太極拳的運動特點是周身運動,這就意味著身體的內外都能得到鍛煉。對身體的健康帶來大大的益處,練太極拳為什么能年輕,因為太極拳加快身體的循環系統,身體不斷吸收著的血液,這就是年輕的秘訣。
練太極拳能調節氣血
長期練習太極拳不僅能夠提高身體素質,還能夠調節氣血。
中醫學認為氣、血是構成人體的基本物質,是人體臟腑、經絡、組織器官活動的物質基礎。氣為血帥,血為氣母,氣血的調和與通暢是人體健康的關鍵。
太極拳著重于對精、氣、神的修練,尤其在鍛煉時要求以意導體、以體導氣,從而使氣血運行流暢而致平和。因此常見一般練習太極拳有年之人,即使在冬天在戶外打拳,也無需戴手套,練習后手還是暖暖的。
上述說明長期堅持練習太極拳對于促進氣血運行有很大的幫助。
中醫學將氣歸納成:元氣、宗氣、營氣、衛氣;其中元氣是人體生命的原動力。宗氣是水谷精微之氣與大自然空氣的混合體,積于胸中,以補充元氣。
營氣行于脈中,濡養五臟六腑、四肢百骸。衛氣行于脈外,有溫分肉、肥奏理、司開合的作用。它們的協同作用,保證了血脈的暢通,維持了人體周身各部的功能作用。
太極拳則將元氣、宗氣、營氣流歸成內氣,將衛氣歸為外氣,通過養、蓄、運、使四個方面來練氣養生。尤其是吳圖南師爺提出的養蓄宗氣、培補元氣。運行營氣、開發衛氣,更是太極拳養生保健的關要之說。
太極拳補氣血的循環調節效應
眾所周知,太極拳對于改善人體的血液循環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具體到對每一種疾病產生多大影響,人們卻知之甚少。這里僅對太極拳鍛煉產生的調節動脈血壓的效果加以說明。
從科學試驗來看,太極拳鍛煉對于人體動脈血壓具有明顯的調節作用。尤其收縮壓練習前后差異顯著。
特別值得指出的是,通過對部分中老年知識分子的對照觀察,發現長期堅持太極拳鍛煉可以提高高密度脂肪蛋白水平,降低低密度脂肪蛋白的濃度,因此有利于防治或減緩某些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和發展。
情緒變化對高血壓病的發生發展有密切的關系,太極拳鍛煉可以通過調節情緒變化,增強副交感神經的活動,抑制交感神經的興奮等途徑,降低動脈血壓;可以通過增加能量的消耗,促進脂肪分解,減少體內脂肪含量,防止中老年人因過分肥胖而致病。